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8期
2013-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志為護理
  天涯共此情‧印尼
  人生練習題
  人生練習題
  出版書訊‧幸福系列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8期
  阿嬤愛的秘方

◎口述‧蘇足(花蓮慈濟醫院常住志工) 整理‧鄭淑真 畫作‧陳舜芝


阿嬤說,對孩子不要碎碎念,要說重點、多讚歎少嫌棄;
這樣就會日日歡喜、人人喜歡。


九十三歲的阿嬤,過年前嚴重腦出血,急診後轉進加護病房。住在臺北、臺中的兒子、媳婦陸續趕到,日日陪伴。阿嬤年事已高,不適合開刀,在醫護團隊全力治療之下,病情慢慢有起色,可以拿掉插管,自行呼吸。

身為中醫師的大兒子感恩醫護的照顧。醫師回答:「阿嬤的生活習慣平常就很好,血管還很漂亮通暢。我們是團隊一起照顧阿嬤,請安心;你放心了,阿嬤才能夠安心養病。」

護理人員照顧阿嬤前,會跟阿嬤自我介紹,然後說明要進行的服務:「阿嬤,現在要幫你刷牙了!」幫阿嬤洗好頭,還會在她臉頰親一下說:「阿嬤,你的皮膚怎麼這麼漂亮!」

後來阿嬤清醒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阿惠呀!」原來阿嬤模模糊糊中是聽得到的,知道是哪一位護理人員在照顧她。在阿嬤轉到普通病房前,護理師還考考阿嬤:「阿惠是誰?」阿嬤說:「胖胖的很可愛那位!」「阿珍是哪一個?」「瘦瘦的,聲音很好聽的那位!」

阿嬤的子孫都很孝順,雖然請了看護,但媳婦們平常都會從臺中、臺北來花蓮,和阿嫂輪流給婆婆洗澡、照顧起居。我問阿嬤:「您怎麼這麼好命,這些孩子這麼孝順!」

阿嬤說:「老人家啊,不要常常嘴巴碎碎念,要多讚歎少責備,然後再說重點。」我問,要怎麼說重點?阿嬤說:「我教媳婦不要罵孩子,像是『你那麼晚回來讓媽媽煩惱,就是不孝!』這樣孩子反而不聽。如果他有不對,你就告訴他這樣做我很難過,『你開車那麼晚才回來,我整個晚上不敢休息,都睜著眼一直看,看到你回來我才安心。』」

阿嬤的兒子搶著說:「我們每次回來,媽媽第一句話會說:『平安喔,回來真好!』第二句話就說:『這麼晚了,肚子會餓吧,媽媽來煮一碗麵。』」他說以前他加班到半夜一點多回家,後來他不敢了,連十二點多也不敢,最後乾脆跟同事說:「我寧願白天辛苦一點,也不要加班到半夜,媽媽會擔心。」

子孫環繞的阿嬤順利出院了,她的智慧也教導大家:對孩子多讚歎、少嫌棄;凡事多鼓勵、說重點。這樣的老人家,難怪日日歡喜、人人喜歡!
(摘自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志工早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