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8期
2013-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志為護理
  天涯共此情‧印尼
  人生練習題
  人生練習題
  出版書訊‧幸福系列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8期
  心靈交流道

日日聚積,福慧能量

和往年的暑熱相比,今年慈濟在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大典特色是「甘露法雨」,有雨水點綴清涼了許多;在密雲氣壓籠罩下,典禮中供佛所用的玉蘭花,香氳瀰漫、隨風清揚,法會的氣氛真優雅莊嚴。

間歇的大雨從前一天就直直落,當天早上雨勢傾盆,因穿著僧鞋長衫容易弄溼,行前還需要心理建設、鼓勵自己:「既已報名參加,就不要怕麻煩。」同時也想著:舉辦這種大型法會,需有很多事前的籌畫演練、臨場應變,這麼不穩定的天氣,是給活動單位的菩薩們智慧與慈悲的考驗。

學佛必要「修福」且「修慧」。這不就是智慧的鍛鍊嗎?或許有人說,這只是「世間智慧」。如果只是靈活善巧地把一項「任務」完成,的確只是「世間智慧」;然而在執行任務中,彼此之間要隨時隨地「具足正念」,相互善解、包容、慈悲護念對方,若沒有對治自己的貪瞋癡,能做得到嗎?縮小自己,又何嘗不是在修練「無我」的「出世間智慧」呢?

印公導師《般若經講記》:「有些人以為佛法所指的智慧是特殊的,有了這特殊的智慧,其他的世俗智慧就可以不要了,這種人忽略了『遍學一切法門』的經訓……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對佛法所崇重的特殊智慧致力以求,而世俗的一般智慧,也不能忽略。」

對「菩薩道」的行者而言,「世俗慧」也是自利利他的必修課。像「浴佛大典」這樣大型的活動,其動員人力之廣闊,其籌畫、執行、配合,環環相扣,這許許多多的協調、互動,每一個人在這場法會中,需要動用多少智慧與慈悲的「能量」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法會結束,我搭公車離開會場,聽到車上一位慈濟人說,鄰居有位喜歡做環保的老菩薩,經常來問她「今天要不要去環保站」,讓她不敢懈怠。我想,正是這股來自於在地草根、普羅大眾,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福慧能量」,才能成就今天這場莊嚴盛大的浴佛大典。

一年一度的浴佛大典只有幾個小時就圓滿了,而法會所需要的「功夫」,是慈濟人在三百六十五天,用六度萬行累積起來、不平凡的「福慧能量」。
也因此讓我理解到:浴佛大典一開始為何要唱那首莊嚴隆重、震撼人心的〈開經偈〉——因為其所要「開啟」的「經典」,正是這部慈濟大藏經!
                                                                                                                                                      臺北 釋悟如


雨中練心

五月十二日中午雨下得特大,與六位法師於新竹玄奘大學集合後,一起搭巴士直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參與慈濟浴佛法會。

一路上有十位慈濟師姊照顧我們,當抵達目的地時,師姊撐著傘為我們遮雨,其中幾位師姊年紀很大,都可以在家含飴弄孫了,還是堅持幫我們撐傘。想想這樣的堅定力量與耐心、恭敬心,是需要長時間的自我修練與反觀生活小細節的練心功夫,才能放下身段為大眾服務。

讓人不禁讚歎證嚴上人——這是何等的悲心與智慧,透過身行教育影響這麼多人!

午後下著雨,志工仍照常運作任務;輪到法師們排練時,只見慈悅師姊很有耐心地引導發號施令,我發覺她的聲音比去年更溫柔,尤其在雨中排練更為辛苦,但見到志工們的無怨付出,所謂菩薩道精神不只是身行上的實踐,重點在「精神面的淨化修練」,實可以成為行菩薩道的成功楷模。

法會期間,雨勢漸大,志工們迅速穿上隨身雨衣沒有任何一個人出現驚慌躲雨的情況,大眾穿上雨衣後依然排列出有次序的圖像。

當初我在叢林學院時就是如此的教育,曾幾何時,這麼一大群志工已有出家人的教育精神;上人的影響力真的不可思議!也祈願他長久住世,因為他已為廣大群眾立下許多菩薩的典範。
                                                                                                                                              玄奘大學 釋妙證


強震後,即時的溫暖

四月二十日上午剛過八點,全校師生感受到大地強烈震盪,按照平時防震演練的方案和路線,第一時間組織正在上課的學生疏散到體育場避險,無人傷亡。

學校教學樓、綜合大樓受損嚴重,唯獨慈濟五年前汶川大地震後援建的五幢校舍,通過了這次大地震的考驗,幾乎沒有受損,得以讓高三學生遷入上課和住宿,其他年級只能到周邊學校暫借教室上課。

五年前透過援建,慈濟倡導的大愛、感恩及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全校師生。在這次地震中,教師讓學生先避難,把希望留給學生,自己最後離開;但學生也攙扶老師,和老師一起走。平安之後,師生們紛紛投入抗震救災中,爭取當志願者。

與慈濟結緣,讓我們在無情的天災面前,及時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地震當天晚上,慈濟的師兄師姊就從千里之外帶著溫暖,不辭勞苦地趕到我校,看望慰問師生;隔天又為學生發放生活用品,捐贈大米、食用油等食品,令全校師生感動不已。

危難時刻,方顯人間真情;危難之中,方顯人性的崇高。名山中學的師生感恩慈濟,有這分大力支持,名山中學將煥發出更美的生機。
                                                                                                                                  四川雅安市名山中學師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