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8期
2013-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志為護理
  天涯共此情‧印尼
  人生練習題
  人生練習題
  出版書訊‧幸福系列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8期
  蘆山中學高一一班復課記

◎撰文‧邱如蓮|攝影‧蕭耀華


[圖說]復課在即,高一一班的學生回到教室搶救書籍課本。曾經掛著班級標語的牆面,已成一地碎磚、埋沒書本,難以辨認哪裏是自己的座位。

 

她把五十位學生找回來上課,在帳棚教室當他們的導師,在板房宿舍當他們的媽媽。
在無常災難面前,師生一起解開了人生習題,就是「學會珍惜」……


蘆山中學程方老師,帶著班上的五十位學生,在部隊提供餐食的地點排隊,然後或站或蹲地在街邊用起餐來。

「這幾個娃娃的配菜是一樣的,再幫他們打點其他的蔬菜來吧!」細心的官兵看到了學生們碗裏單調的菜色,叮嚀弟兄趕緊補上其他菜餚,「高中生,正在長身體,可不能餓著。」他說。

急難過度時刻,孩子們的午餐也只能這樣解決;雖然生活條件不是很理想,但程方看到一班孩子都平安,心中再沒有其他的奢望。

今年,程方擔任高一一班導師,才開學不到兩個月就遇上地震;許多學生的家鄉在靈關鎮、寶興縣等重災區,雖然道路因滑坡落石而受阻,他們在得知停課訊息後,馬上採買礦泉水、方便麵、乾糧徒步背回家裏。

〔圖說〕胡苓玲的父親在震災中受傷,送往成都華西醫院治療;獨自在蘆山求學的胡苓玲一直沒有機會和雙親見面,她請志工錄下思念話語,以及剛學會的「人間有愛」手語,希望父母安心。當志工將影像送抵病房,胡爸爸、胡媽媽難以控制淚水,胡爸爸說:「我的女兒真的很堅強!」

震後第二天,胡苓玲跟著搶險消防隊,徒步走回寶興縣,「山上的石頭一直往下掉,山路另一邊就是深深的大河,我們是一路跑著回去的。」胡苓玲說,那段路真的好危險,有人一不小心就被埋在泥石裏。

「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回家的路,平時只要一小時,那天走了六個多小時,到家看到房子裂出了大口子,親友跟她說:「你爸爸腳給砸傷,送到成都華西醫院去了。」
「我馬上借了電話打給我爸媽,他們說沒事,要我回學校待著。」見不著爸媽,胡苓玲只能帶著擔憂返校。

同班的謝鏡肖,父母在寶興縣山裏工作,她獨自在蘆山求學;地震後,她的父親冒著危險走到同樣受災嚴重的靈關鎮,給女兒打電話:「爸爸很平安,一時下不了山,你就乖乖在蘆山待著啊!」

震前,謝鏡肖已經三、四個月沒見父母;「沒想到地震後隔天,我媽媽趕下山來找我,她親眼看到前一輛車給土石埋了……想著都覺得恐怖。我天天擔心我爸爸在山上安不安全,好想他快點平安到我身邊!」

每人每天簡訊報平安

學校停課,孩子們趕回家探望那幾天,程方惦記著他們,手機握在手裏,不時查看,她說:「我要他們每天給我發一則平安簡訊。」她每天跑回學校關心復課時間,「家長也很心急,因為忙著重建,都很希望孩子能回到學校,他們比較放心。」

震後第六天,程方協調學校提供兩間板房宿舍,並安好帳棚教室,找回班上五十名孩子,提前復課。她和學生們同住板房宿舍、一起排隊打飯;她是老師,也像是媽媽。

〔圖說〕志工錄下父母對胡苓玲的叮嚀,送回蘆山。當她見到記掛的雙親容顏,流下思念的淚水。

板房裏沒有熱水,幾個女孩用冷水洗頭髮,隔天就感冒發燒了。「鏡肖一臉哭兮兮的來找我,說是燒了快攝氏三十八度,脖子又發了溼疹。」程方打電話向校醫求助,又到臨時醫療點拿藥,叮囑她按時服藥。

「雖然是高中生了,可能普遍都是獨生子女,還是不太會照顧自己。」程方讓學生們在晚飯後,留下來協助部隊官兵料理廚房事務,也讓他們有學著獨立的機會。

她跟女孩圍坐成圈,挑揀明日要烹調的菜葉;男孩們負責洗碗,捲起衣袖褲管,蹲在大盆邊,彎著腰刷洗著幾乎快有自己一半身高的大鍋,還有又大又重的盛菜盤。「哎呀!鞋溼了!」不一會兒就傳來男同學的驚呼,手上還有滿滿的泡沫。

生活克難,學生們卻比以往更有向心力,男孩主動體貼女同學,領礦泉水、乾糧等物資時,他們說:「這個重,我們來就好。」甚至,孩子也開始懂得關心老師。

白天,程方的腳背不小心給釘子扎了一個傷口,原本不予理會,沒想到晚上整條小腿竟然腫了起來;到了臨時醫療點就診,醫師注射破傷風,並要求她留下來打點滴。「醫師,您還是開點抗生素給我就好了。」程方記掛著在晚自習的孩子,堅決要回到板房教室。

「孩子們看到我腫了一條腿回來,都問我醫師怎麼說。」程方說,他們關心的神情讓她很感動,之後幾天更像是怕她累著了,幫忙提教材、幫她打飯,還常常問她:「老師,您的腳有沒有比較好?」

「大災,真的給孩子們上了一課。」程方說,雖然成績很重要,但她最希望帶出來的學生先學會做人。看到孩子們變得成熟,她其實偷偷地驕傲著。
    
爸爸,我一輩子愛你

蘆山中學高三學生三百多人到成都復課,高一和高二學生五月六日恢復正常上課,一千餘位學生有近七成住宿,也遷入板房宿舍。

〔圖說〕課堂上,程方是嚴格的老師,要求學生們在板房教室簡陋的環境中仍要精進學習。

慈濟志工送來生活包,包括毛毯、盥洗用品、環保碗筷,並帶動學生學習手語歌曲「人間有愛」。程方說,這首歌的意境讓孩子們放鬆了下來,「音樂很溫暖,歌詞又很有意涵,學生們說,他們最喜歡『我相信人間有愛值得去期待』這句歌詞。」於是她幾度邀請志工到校教導孩子這首歌。

「我知道孩子很想回家,也知道有的孩子很壓抑。」程方說,透過歌唱及手語,孩子們的壓力得以抒發,心情歡快許多。她也帶著學生利用課間空堂去參與慈濟物資打包,「學生們才知道,自己拿到的生活包是這樣仔仔細細包裝出來的,會更珍惜這分愛的禮物。」

慈濟人陸凱聲聽說有幾位學生不放心家人,卻又與父母在電話中起爭執,便鼓勵他們說出內心話,由他拍攝下來透過網絡傳給父母。

板房宿舍裏睡同一張床的謝鏡肖和李穎,牽著手說出對父母的想念。李穎說:「我特別想轉學回靈關,想每天都可以看見我爸爸媽媽。這次地震後,我覺得家人特別的重要;無論以後我人在哪裏,心都在家人身上。」

李穎也說:「鏡肖特別想她爸爸,地震剛發生時聽說震央靠近寶興,我們都嚇壞了!」

「每發生一次餘震,我就特別擔心我爸媽有危險。」謝鏡肖很記掛在深山工作的父母,
「希望爸爸媽媽平安健康,我不希望他們出事情。」

謝鏡肖低下頭,輕輕說有時想著爸媽,想著想著就哭了。但她每次打電話給爸爸、吵著要他回蘆山,爸爸不說話,她就生氣地把電話掛掉,但掛了電話又哭了起來。

謝鏡肖說:「我還是不好意思對他們說我愛你。」但在好友李穎的鼓勵下,她錄下了一段話:「爸爸,你看到這段影像就代表我很安全。地震後到現在,我都沒有看見你,每次跟你講電話都會吵架,其實並不是我任性,我是真的很想念你。

〔圖說〕課堂外,程方是學生的媽媽,和他們一起度過地震考驗,也學會感恩曾給予幫助的人。

從小,我們全家在一起的時間就很少,我很想跟你們好好地吃一次飯,我會很珍惜的。我知道你很疼我,一直以來,媽媽打我的時候,你都會護著我;我好想你,你可不可以到我的身邊來?

我現在想跟你說一句話,你一定要聽清楚喔!爸爸,我愛你,一輩子都愛你!

媽媽,你冒著危險回到蘆山來見我,那天晚上我是抱著你哭著睡著。媽媽,我雖然一直惹你哭,但是經過這次地震我會長大,媽媽我愛你。」

五月十二日母親節,透過電信公司的幫忙,謝鏡肖和父親在兩地服務站通上了視訊。謝鏡肖問爸爸是不是看了影片?爸爸說:「我看了!很多話爸爸雖然沒說,但是你應該很清楚,爸爸是很愛你的。」

「我知道……」謝鏡肖說著,笑了。
    

    
地震後,程方把安頓家裏的事情交給先生;在外地讀高中的女兒想返鄉看看,也被她阻擋:「回來又沒地方住,就別回來了!」

直到震後第二十天,女兒放假回家,還得跑到蘆山中學的板房教室才能看到程方,「我媽媽真是對你們比對我好!我都要吃醋了!」

程方不放心這群學生,「幾個孩子的家都在重災區,我當然知道他們想家,但是放了這個,另一個放不放呢?」但其實程方跟他們一樣,和自己家人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每個學生都像是我的孩子。」程方說,也許心裏某個部分,就是希望和學生在同一陣線面對這次的難關吧。

〔圖說〕用餐時間,高一一班列隊前往部隊供食點。復課後,學生們的吃、住、生活,程方都在一旁守護。她說一日為師、終身為母:「大災之後,孩子們從別人的幫助中相信人間有愛,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人生觀得到了健全,這就是成長。」

經歷過駭人的災難,學會勇敢說愛,是蘆山中學高一一班師生共同的一課,即使沒有血緣,師生感情猶如家人。

大災也給親子間上了課,謝鏡肖說:「以前我不敢跟父母說我愛你。這次地震後,我真的想什麼話都該快點說,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學會珍惜」是雅安地震給予他們的生命課程,而高一一班共同完成的試卷,滿是希望與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