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至十七日 以「德」領眾

◆ 4‧16~17《農三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待人要誠、行為要正、人格有信、實在做事。
平安之道,在人心
馬來西亞慈濟洗腎中心腎友沙烈,平日以割膠勉強維持生活,罹患腎病後難以負擔龐大的洗腎費用,只能任病況愈益嚴重;幸而接受慈濟洗腎中心免費照護,又能恢復外出工作維生。
沙烈在洗腎中心收看大愛臺,了解保護大地的重要,遂在居住的村落帶動資源回收,呼籲親友一起做環保;即使遭到誤解與批評,仍一心堅持,終於感動大家響應。
每天到清真寺祈禱時,沙烈皆虔誠祈願眾生平安幸福,並且天天投一元到竹筒撲滿裏,希望幫助其他貧病者。現在的他已參與慈濟志工培訓,自我期許也能走上助人行列。
早會時間,上人以沙烈為例,致勉人人體會「平安知足最有福,安貧樂道最大富」。「無論信仰何種宗教,能虔誠將宗教精神運用於日常生活,就能開解心結;也能從受助者轉為助人者。」
人體生理的疾病,需要醫師應病予藥;心靈的疾病則需「法藥」醫治。凌晨傳出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馬拉松賽發生爆炸案,至少造成兩人死亡、百餘人受傷。擔憂恐怖攻擊再現,美國政府已提高警戒。
上人慨嘆,少數人的心不調和、起惡念,為世間造成重大災禍;欲消弭人禍,須啟發人人無私付出之心。
「平安之道,在人心;人心有愛,世間就平安。」上人教眾降伏貪念,不做對己對人、對社會有害之事;人人守本分、茹素護生、以愛付出,就能使社會祥和、世間平安。
心專意誠,得清淨
廈門衛生局洪豐穎副局長及醫政處周文處長等人來訪。洪副局長提到,看過上人以毛筆書寫《無量義經》,字跡工整、一字不錯,足見心念之專。上人因此憶述抄經過程——
一九六三年,二十六歲的上人獨自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普明寺後方的小木屋修行時,每個月抄寫一本《法華經》;而後有因緣走出小木屋、創立慈濟,一九六九年靜思精舍大殿建設完成,課誦所用的經本,是常住用鋼板一字字手刻完成,上人並於此時開始抄寫《無量義經》。
「當時心境和在小木屋修行時差不多,可以很清淨專注地刻印、抄經。我先在稿紙上用鉛筆寫小字,再用毛筆寫大字,如此就能專心行筆而無錯。」
上人分享,一次再一次地抄寫,無論寫鉛筆字、寫毛筆字或是刻鋼板,訣竅就是「專心」。「寫鉛筆字時要用心、刻鋼板更需要用力,過程都需要耐力與毅力;心專意誠,就能展現耐力與毅力。」
談及醫療人文,洪副局長表示,要做到醫療人文很難、要評鑑更難,目前全世界都沒有關於醫學人文的科學評鑑體系,希望與慈濟合作建立此評鑑體系。
上人感謝訪客對慈濟醫療人文的肯定。「過去大家都談企業『文化』,但我希望慈濟志業必須具有『人文』。『文化』是歷史累積的習慣與風俗,『人文』則是內心真誠的品德涵養,其修養表現在倫理軌道上。」
慈濟醫療志業各院院長以身作則、樹立典範,凝聚同仁向心力,是醫療人文能落實的重要力量。上人表示:「待人要誠、行為要正、人格有信、實在做事——唯有力行『誠正信實』,才能領眾;否則縱使口才洋溢或論文滿篇,也不過是世智辯聰,無法領眾無礙。」
上人指出,慈濟醫療志業期許醫護同仁,不只將「悲心」——「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融入醫療工作,且要將「慈心」普及全院。
「慈院主管以慈心、愛心領導;同仁則用悲心照顧病患,且感恩病患以身示現,使其學習到書本裏學不到的知識。有慈悲心、感恩心,即使醫療工作繁重辛苦,也能甘願歡喜付出。」
周處長表示,平時閱讀《靜思語》以及收看大愛臺「靜思晨語」節目,發現上人能將深奧的佛教道理用大眾都能聽懂的語彙表達,「這分智慧是經由師長教導,或是全憑自己讀書、靜思得來?」
上人表示,人人本具清淨智慧,只是需要引導與啟發。「我的環境驅使我每天都要面對龐雜的天下事。因為心中無私,所以能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秉持『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不斷前進。」
慈濟人為何都能無私付出,且做得滿心歡喜?上人鼓勵訪客一起投入慈濟,就能真實體會其中蘊涵的人文。
所作所為,愛無私
據統計,印尼有四千八百多萬個家庭居住在簡陋的房屋,光是首都雅加達地區就有一成的面積是貧民窟。印尼慈濟人實地勘察,在中雅加達的打拿丁宜村看到貧民窟就建在火車鐵軌旁,常有居民不慎遭火車撞擊而傷亡;還有許多小小、破爛的房子住了三個家庭,人們得「輪三班」進屋睡覺,其他時間就帶著孩子在外遊蕩,令人不忍。
二○○六年十二月起,印尼慈濟人與地方政府、軍方合作扶困計畫,為雅加達貧民蓋屋;如今受惠範圍從雅加達擴及西爪哇省的萬隆,及南蘇拉威西省的錫江,還有西蘇門答臘省的巴東、北蘇門答臘省的棉蘭等地,嘉惠七百一十六戶貧困民眾及火災受災戶。
十七日早會,上人感恩慈濟人的一念善心,為貧苦無助者帶來無限希望,改變他們苦難的人生。
北雅加達的紀鄰精區貧民聚落住有九千三百多戶人家,因地勢低窪、海水漲潮經常淹水,是雅加達最破爛、擁擠的貧民窟之一。二○一○年十一月印尼慈濟志工逐戶訪視,協助貧困家庭重建房屋,兩年共援建一百零四戶;受惠居民響應慈濟「竹筒歲月」日存點滴行善,還有居民投入志工行列。
在棉蘭德卡爾沙利村,去年二月大火燒毀八十三戶,當時各界善心湧現,善款交由慈濟統籌建屋。由慈濟規畫建設的「百合慈濟大愛村」共六十六戶,今年二月三日啟用,每戶近二十坪,有電和自來水、家具齊全,民眾歡喜入住。其中,四十七歲的戈戈‧旦迪歐穿上慈濟灰色志工服,在大愛村做環保。
上人讚歎每一戶大愛屋都是「大愛為梁,智慧為牆」。「參與者從付出中『見苦知福』,自我勉勵更加精進、無所求地付出;接受者則深感受人恩惠,故發心立願回饋,盡己之力幫助他人。」
欣見愛的能量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上人表示:「人心有愛,人間就有希望。愛的力量連串起來,就能為苦難人鋪平人生道路,使之身安、心安,安安穩穩行走人生道路。」
與靜暘、林智慧師姊等人談話,上人指出,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就是度化眾生。「在慈濟修行與學習的目標,就是『大愛無私』——不為自己,凡事都為眾生著想。凡所作為,都是因應慈濟的需要,心無私就是大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