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念母恩,不同時空同精進
七月是吉祥月、佛的歡喜月也是孝親月,我和爸爸一同參加在清水靜思堂一連三天的《地藏經》共修。今年誦經感觸更深,因為去年七月吉祥月,媽媽是祈福會的獻供志工,她燦爛的笑容隨著念佛聲一步步走向臺前供花,那恭敬虔誠的影像,彷彿如昨日般映入眼前。
人生因緣起、因緣滅,時間、空間細說著無常,去年九月二十六日媽媽發生車禍,當下就離開了人世。身為子女的我,有著措手不及的遺憾及無助感。
曾幾何時,媽媽叮嚀:「有一天媽媽終究會離開,面對生死別離時,你不要掉淚,我會捨不得。你念佛就好,我只需要這個!」當時面對這個苦痛,我手抄了一部《地藏經》,也日日夜夜誦著各種經典,只希望媽媽在最後一段路有佛菩薩陪伴走往正確的方向。我想這就是對媽媽孝順的最好方式。
媽媽一生助人為善,以別人的事為己任;並恭敬三寶,修十善業,甚至臨走前都好似留下一封遺書給阿姨:「面對人生無常,您會不會驚慌?當那一刻現前時,您會不會害怕?如果平時有做好準備,面對生死關頭一點也不畏懼。不是怕死就不會死,平日聚資糧,相信一定可以過關。生死大事是何等的重要啊!」
媽媽走後,家人研讀《地藏經》為媽媽回向,也力行媽媽所交代的事;那段時間,慈濟志工天天來幫忙煮茶水、清掃家園。對於天下眾生的恩情,我有道不盡的感謝;更感恩媽媽帶我學佛、教導我茹素。同在學佛道路,我知道媽媽沒有離開,只是換個方式繼續精進。更透過此次吉祥月恭誦《地藏經》,祝福我的媽媽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臺中 蔡明衿
站上新高度,聽到初心在呼喚
飛越南中國海,返回的不僅是心靈的故鄉,更回歸到真善美的心靈世界。
離開馬來西亞馬六甲前一天,騎著平日代步的腳踏車,車鏈一踩,應聲而斷。請來志工協助查看,對方驚呼:「你怎麼還能騎那麼久?」車鏈「年老失修」,布滿砂石,無怪乎這幾年來,腳踏車愈踩愈「艱辛」。
我原本負責網頁設計工作,二○一○年底轉換崗位,成為攝影同仁,同時兼顧文字撰述,還得帶動攝影志工團隊。明知不能愈做愈忙、盲、茫,但我的攝影生涯就如那年久失修的腳踏車鏈,走得愈來愈慢,負擔愈來愈重……最後,連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都已經看不見,只懂得埋頭苦幹,還自以為是。
七月下旬在臺灣花蓮舉辦的全球人文真善美志工幹部研習營,我三思很久,報名截止當天,決定要陪伴一路相挺的攝影團隊成員。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今年做的最好選擇。那一夜,感恩人文晚會臺上的浩氣蕩然,演繹「行願」的師兄們儼然經典中的法船,把所有人都從當下的位置,帶上另一個高度。淚眼娑婆間,我忍不住環繞四方,看見更多的晶瑩剔透閃閃發亮。
站在新高度,我俯視大地,發現自己渺小如塵,卻傲慢地井底觀天,以為頭上那片圓圓的天,就是世界。原本茫然到看不見自己,此刻聽到初心的呼喚,重新看見夢想的雛形,以及法水沈澱下,從靜定的心湖上映照的本來面貌。新視野,讓我遠遠地看見方向、目標與展望,以及該用智慧做的事。一種豁然開闊,盡顯眼前。所有的問題,都因為有法,而巧妙的迎刃而解。
營隊中行住坐臥無不是戒,我看見一個大環境如何調整小習氣,人文如何薰陶人格,進而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文真善美菩薩。每位講師的分享,都是一部部藏經的參閱,從一開始的頻頻點頭,到後來氾濫的淚水,剛好適用來淨心。儘管離真善美的路還很長,但每一天,心,都在重新覺醒中。
從每位志工真誠的分享中,我看到善的傳承,乃至美的啟發。我從很多隨師志工的分享中,發現上人就是真善美的實踐者,從主堂的設計,開示中的文字純淨之美……以身作則實踐的真、善、美,我們在潛移默化中,被悉數開發。
帶著滿滿的感動回到馬來西亞,我踩著換上全新車鏈的腳踏車,發現原來可以騎得如此順暢,如此輕安自在。我的心,也像上了發條,充滿前進的動力。
要成為真正的人文真善美不容易,但我知道,我回家了。
馬來西亞 楊秀麗
職志合一 學習菩薩心
今年我從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畢業,七月底到臺中慈濟醫院服務。深深感受到在我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禮物∣∣護理專業跟慈青身分中間有個重要的橋梁,它的名字叫做「愛」。
實習時,日日接觸生老病死,看到病患的苦難,心中難免不捨;護理治療日日面對壓力、繁瑣事情,累積下來逐漸讓自己那顆付出的心迷惘,總覺得愈做愈累,常常在半夜時思考未來。
假日時,拖著疲憊的身體去參加慈濟活動,可是很神奇地,活動之後雖然也累,心裏卻愈做愈踏實,有服務他人的機會、看到很多慈濟法親,對我來說就是工作的轉換。
走在這一條複雜的人生道路上,師公上人教導我們:慈悲為道路、喜捨為力量。我也漸漸從服務過程中知道,以單純的心面對病患,用愛付出的喜悅,才是工作中源源不絕的能量來源。
家裏有一張很珍貴的舊照片——一九九五年我跪在上人面前,拿著一隻綠色的小豬撲滿說要給師公蓋醫院;我記得,上人用很溫柔的眼神看著幼年的我。
那顆單純的心念、那一刻種下的種子,現在已經發芽。我期許自己職志合一,用菩薩的心來學習;縱然護理工作有很多考驗,我會秉持著師公上人的精神,用愛去付出、去實踐。
臺中 許凱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