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1期
2013-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特別報導
  人醫之愛
  草根菩提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生命的禮物
  喜樂證言‧阿根廷
  人生練習題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三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1期
  心疼難言之隱 為植物人洗牙

◎撰文‧章麗玉、袁淑珍、林艿臻、許玉譁、張美蓉  攝影‧李文善


他們靠外力翻身、進食,就像植物需要澆水才能存活;
但他們有感受、會怕痛,卻無助地陷在困頓的身體中。
慈濟人醫會志工長期為創世基金會安養院病友洗牙,
一次次感同身受的撫觸,讓冰冷器械有了關懷的溫度……

週日一早,植物人安養院大廳牙科器械聲響著,病床來回穿梭,一床推出去,護理人員及志工馬上推另一床就位;現場分成兩條動線,志工有人幫忙更換潔牙接頭,還有人拿著枕頭靠在院民臉龐,握著他們的手安撫情緒。

「照明燈不重,心情卻沈重,手很痠,心更酸!」就讀苗栗高中一年級的李玖霖,暑假期間應爸爸李東吉邀約,第一次參與義診服務,親身感受植物人的處境;身材高大的他,拿著照明燈,動作有些生疏,經旁邊志工提醒,移到適當地方照亮,爸爸在一旁拿著吸唾器,父子合力讓醫師可以順利為院民清洗牙齒。

阿中(化名)怕痛,整個臉翻向另一側,兩旁志工輕聲安撫;醫師變換不同角度,蹲下、弓箭步,要確保做到徹底清潔。

另一位剛來不久的院友,當照顧服務員要將「張口器」放進她口中,她的頭一直搖晃,淚水溼潤眼角,就是不張口;曾綿美院長一直在旁安慰:「不哭,不哭,一下子就好了!」

黃祥勛醫師用雙手輕揉她的臉頰,讓臉部肌肉放輕鬆,好一會兒,嘴巴終於張開了,「好棒喔!」醫師迅速抓緊時間,一個個齒縫細心清理……

健康能做事,不辛苦

二○一一年五月起,每兩個月第三個週日上午,中區慈濟人醫會志工來到苗栗火車站前的創世基金會附設清寒植物人安養院,進行牙科義診;每次約服務三十餘人,每人都要動用五到六位志工協助接受洗牙。

〔圖說〕人醫會志工把安養院大廳變成牙科診間,自備行動式牙科器材工具箱,三十多位院友每人固定一套潔牙器材,使用後仔細殺菌保存,安全衛生。

安養院內護理人員黃如邁表示,植物人牙疾就醫困難,多數診所難以為他們看診。「在這裏,慈濟志工像哄小孩一樣,醫師仔細治療、照顧他們,幫忙解決問題。」她受到感動,即使是休假日也來協助志工義診。

中區慈濟人醫會固定在臺中、草屯、苗栗創世基金會提供洗牙服務,李彝邦醫師為植物人量身訂做「吸唾器」,以吸塵器改裝,可將唾液、血水、牙結石等一起吸淨,雖然發出隆隆聲,卻能避免病患吞下異物。

李彝邦醫師去年八月前往花蓮慈院服務,臨行前他帶著接棒的黃淑賢醫師「巡房」,詳細說明每位病患的特質及病歷。「植物人有苦說不出,我們感同身受。」黃淑賢說:「擁有健康的身體,眼能看,手能做,腳能走,要做就得趕快!別讓時間溜走。」

每一位院友洗牙前,黃淑賢站在病床旁,和照顧服務員一起讓病友放鬆:「你看,脖子這邊摸起來緊,用力按摩,很好!就是這樣……」接手一年來,她從戰戰兢兢到得心應手,「用平常心做事,就可以做好事!」

慈濟志工游淑貞負責器械消毒工作,「器材送回臺中慈濟醫院,先用清潔液清洗,再以超音波殺菌,用消毒水浸泡,擦乾後密封保存,直到下次義診使用。」二○一二年接下這項工作,游淑貞覺得付出很有價值、不說辛苦。

院內收治植物人及近似植物人的臥床者,有些病友正處壯年,卻身不由己,讓志工十分震撼;他們的床尾掛著吊牌,「請多跟我說說話」、「請幫我輕輕拍拍背讓我放鬆」、「我喜歡聽音樂」、「多讀報給我聽」,句句是他們的心聲,院方的貼心更表露無遺。

「起先讓我跟他們講話,我不知道要講什麼。」護理師顏吟芬在創世植物人安養院已經六年多了,剛來時看見學姊跟植物人講話,覺得奇怪。「相處久了,就知道用什麼方式照顧他們、跟他們聊天。」顏吟芬說,院友並非如一般人想像對外界沒有知覺,唱歌給他們聽、幫他們翻身,長久下來多少有反應,會哭也會笑,照顧起來也有了成就感。

以往,護理人員花不少時間為植物人刷牙,然而效果始終不佳,顏吟芬感恩地說:「自從慈濟志工來義診,病友們口腔異味改善很多,牙齒也很乾淨,照顧上變得比較簡單。很感謝人醫會牙科醫師!」

會笑會哭,是我的家人

每週日,呂先生從頭份坐車到竹南,再轉火車到苗栗創世植物人安養院探望太太;光陰輪轉,卻轉不去他對太太的深情。

「曾經帶她回家,可是我又不會抽痰,太太一直咳,只好又送回安養院。我每天晚上會打電話給護理人員,問我太太的情形。」呂先生感恩創世基金會能照護癱瘓的太太,讓他安心上班。洗牙後,志工與他推著太太回病房,太太不時回頭看著他,慢慢伸出手到床邊,呂先生微笑說:「現在心情很好了,一直要我牽她的手。」

〔圖說〕慈濟志工在臺中市和苗栗服務植物人,將洗牙完成的病友送回房間;這項貼心之舉也讓他們的家人來探視時,不會感覺親人口腔有異味。(攝影/許載福)

志工羅時欽安撫著躺在病床上,因洗牙不舒服皺著眉頭的院友,「不要緊張,再忍耐一下,就快好了!」羅時欽的女兒是腦性麻痹患者,他更能感受植物人有苦難言;「我媽媽得肺腺癌,住院治療時,隔壁床有位看護會幫外勞照顧我媽媽,後來才知道她是慈濟環保志工。」羅時欽說,感動於志工劉美蓮幫忙照顧媽媽,也因此進入慈濟。

曾經他很怨嘆,是不是做了虧心事所以女兒才會生病,心情鬱悶、常常罵人;後來看到靜思語:「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他改變了,「轉一個心念就不苦了。把女兒當小菩薩,她是來教我的。」他說,見苦知福,照顧植物人更需要用心,有機會付出就盡量幫助別人。

院友都回到房間了,大廳恢復寧靜,眾人收拾場地準備返回臺中。從牙科器材的用心準備,到完成洗牙的感恩合十,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滿滿的愛,正因為知道「每一位植物人背後,都有一個辛苦的家庭」,志工會持續每兩個月的約定,為他們預防牙疾,少一分病苦。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