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1期
2013-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特別報導
  人醫之愛
  草根菩提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生命的禮物
  喜樂證言‧阿根廷
  人生練習題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三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1期
  二十九日 心靈「保固膜」

◆7‧29《農六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心靈有「保固膜」,就能自我警惕、堅定道心,精進前行。

精進心,除煩惱

精舍每天從清晨三點五十分敲板後,就展開了一天的生活。早會時間,上人勉眾,每天起床時,第一個念頭應是「精進」;清醒時第一個聽到的聲音就是鐘聲——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

「人生苦,是因為煩惱多;有了煩惱,睡不安寢、食不知味,與人互動就會累積壓力與感情的困擾;種種念頭都是煩惱,而種種煩惱都堆積在心裏。」

「每天清晨,在寧靜中聽到鐘聲,要自我警惕,將煩惱一筆勾銷;平時要把心顧好,莫受外境雜音干擾,而讓時間空過、心靈偏差。」上人致勉,道心堅定,以甘願心為人群付出,則無論遭遇任何困難,都能自我克服。

「在人群中,可以感受到人人各有習氣。有的人很有才華,可是心念狹窄,容易忌妒,貢高我慢,常常造成團體的困擾,自身也會受習氣困擾。」

上人指出,聰明、高知識,不等於有智慧;心靈要有「保固膜」,能自我警惕、堅定道心,不受無明欲念誘惑,不受人我是非搖動己心,則待人處事皆能達人圓、事圓、理圓。

留美善,傳實法

早會時間,上人感恩人文真善美志工一心一志,記述人間菩薩行,讓每一刻寶貴的歷史永恆流傳,也見聞、接觸現代的社會萬象,為人間留美善、傳實法,開拓自我生命的寬度與深度。

「若非投入慈濟,許多人只關注自己的生活範圍;走入慈濟之後,能夠看見各種人生境界,要從苦難環境中,啟發大愛無私的菩薩心懷,用心記錄、呈現每一部人生藏經。」

「生命過一天就少一天,若是慧命沒有增長,生命就空過了。如何讓慧命增長?須先去除習氣。」與慈濟人談話,上人警惕、叮嚀人人「法入心」,若不能用法自度,又如何度人?欲度人者,必須道心堅固,才能走入人群付出。

上人勉眾,要當眾生「不請之師」,主動前往苦難地付出;要當「大船師」,即使自身患病,也願度人到彼岸∣∣雖然尚未成佛,也能忍受苦難,願意自我犧牲去度人;雖然自己還存有不平衡的心態,也能守護使命,堅持行走菩薩道。

「沒有包容心,就『無法度』;沒有方法,也提不起力量去度人。打開心門,心包太虛,才能心甘情願為眾生付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