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1期
2013-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特別報導
  人醫之愛
  草根菩提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生命的禮物
  喜樂證言‧阿根廷
  人生練習題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三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1期
  二十八日 人文使命

◆7‧28《農六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傳大藏經。

聞法入心勤精進

《法華經‧譬喻品》:「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晨語時間,上人解說,佛陀以柔和善順的聲音,隨眾生根機與需要循循善誘、應機施教,句句法語透徹入心,唯望引導眾人通達大乘法,且能承擔大法,助道場、度眾生。

「兩千多年來,時代不斷轉變,但佛法道理永恆不變;人人都有清淨佛性,若能體會佛心、開啟自性,達到與佛同等的知見,就能坐道場而成正覺。」

上人指出,萬事萬物皆含藏無盡妙理,就如田間常見雜草「臭頭香」,根莖蔓延地下,除草時若不將鬚根、塊莖清理乾淨,很快就又蔓生,令農人頭痛,卻也是能治病的中藥草。

不同的物類有不同的性質,能夠發揮不同的效用,即使是至微之處,也含藏奧妙道理。上人表示,佛陀「說權蘊妙」,只要有心修行、真誠入法,天地之間,隨處皆是修行道場,用心精進,即能見境觸機,入佛知見。

弘揚善法淨人心

七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有十一個國家地區、六百多位人文真善美志工幹部,在花蓮靜思堂參與精進研習會,分享海內外慈濟人的足跡。圓緣典禮中,上人感恩大家皆是「見廣聞多」、虔誠傳法,讓師父安心、歡喜。

《四十二章經》云:「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上人以此教導,聽了很多法、讀了很多經,對經典很有研究,法不一定入心;聞一法即銘刻心版、信受奉行,才是真聞法者、真正「法入心」。

「慈濟人是腳踏實地修行佛法的人間菩薩,投入苦難、救拔苦難,讓貧困人改善生活,同時給予心靈財富,使人人富有愛心。人文真善美志工要負起為人間留美善、傳善法的使命,不只記錄悲悽苦難的人間相,且要分析造成苦難的原因與過程,向觀看者傳達苦、集、滅、道的道理,從而引導大家深刻體會佛法的無常觀。」

此時人心濁亂、天地多災,更需要人間菩薩在人群中傳播善法。上人勉眾,盡心盡力,專心一致,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傳大藏經。

上人言,廣傳佛法、弘揚善法,唯有一個目的,就是淨化人心。人心淨化,才能改善生活;生活改善了,人心平衡,不再奢靡浪費,人人節省一點,就能讓天下苦難人得以溫飽。

見廣聞多志不退

「只要緣深,不怕緣來遲。」與人文真善美志工溫馨座談,一位海外師兄表示,現在才進入慈濟,覺得太遲了。上人致勉,聞法精進、起步去做,就能和師父貼心而無距離。

上人殷勉,大家付出時間、心力,為人間留下真善美的紀錄,只要法入心,則無論過程如何辛苦,也能轉苦為樂。例如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湯少藩師兄,八十多歲高齡仍然矍鑠勇健,用心拍攝慈濟活動不缺席。他表示,能做就要付出,要繼續做慈濟到九十歲、一百歲……

「要天天做得開心、做得快樂,就要懷抱『甘願』的心態,心甘願,就快樂。」臺中人文真善美志工林玲俐師姊在圓緣時分享,發願「四弘誓願」再加一願——勤務無量誓願做。上人以此勉眾,恆持初心,合和互協,一人多角色,淋漓盡致發揮生命良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