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1期
2013-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特別報導
  人醫之愛
  草根菩提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生命的禮物
  喜樂證言‧阿根廷
  人生練習題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三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1期
  二十日 幸福付出,得美滿成果

◆7‧20《農六月‧十三》

【靜思小語】甘願承擔、全力以赴,每一次「幸福」付出,皆有「美滿」成果。

求「質」,而非為「名」

圓滿七月十八、十九兩日醫學中心評鑑後,臺北慈濟醫院醫護同仁和志工,一早就在醫院門口迎接上人,滿心期待要分享醫學中心評鑑努力的心得。

聽聞同仁們在評鑑期間的感受,有歡笑、有眼淚,但皆甘願、歡喜而道「感恩」,上人不捨大家在原有工作外更添負擔,亦欣慰眾人在忙碌中仍顯積極活力。

「就如慈濟人皆道『幸福』而不言『辛苦』;只要甘願承擔、全力以赴,每一次的『幸福』付出之後,總有『美滿』的結果。」

上人言,申請升等醫學中心,並非為了「名」,而是為了「質」——提升醫療品質,發揮更大的醫療良能。要讓慈院的「質」更上一層樓,需要院內每一位同仁合和互協、朝同一個方向努力。

「生命平等,身有疾恙時,無論貧富都應該得到完善的醫療照護。」上人表示,慈濟醫療的方向,就是「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目標始終如一。

「全球慈濟人盡心力護持四大八印、付出無所求,只希望讓同仁們安住身心、以真誠之愛發揮良能;期待人人展現優點、虛心接受批評,成就慈院樹立醫療典範。」

上人勉眾恆持初發心,穩定踏步前行;只要有心,彼此合和互協,自我改進、自我提升,終能達成目標。

尊重生命、平等對待

應上人要求,「小牛」楊凱丞小朋友也在臺北慈院醫療科溫馨座談中,和大醫王與白衣大士們分享他的學法心得。

凱丞在臺中慈院分享時曾表示,長大後不當醫師——並非對從醫救人沒有興趣,或是不願承擔辛苦的醫療工作,而是因為已經和「師公」有約,要承擔起慈濟志業重任,不能分心他顧。

「在慈濟世界裏,可看到許多孩子展現純真清淨本性,讓人猜想他們是不是往生的慈濟人乘願再來?也警惕自己把握時間,發善念、存佛法,修除煩惱與習氣,讓來生能再帶著學佛、行菩薩道的善種子而來。」

生命本質平等,但是世間有種種波折苦難,眾生有不同的因緣業力,以致際遇不平等。上人勉眾,在慈濟醫療環境中樹立尊重生命、平等對待的典範;法無量、愛無邊,即能從做事中體會無量法理,開展無邊大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