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1期
2013-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特別報導
  人醫之愛
  草根菩提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生命的禮物
  喜樂證言‧阿根廷
  人生練習題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三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1期
  十九日 以「法」對治

◆7‧19《農六月‧十二》

【靜思小語】煩惱,要以法對治,莫以煩惱對治。

深入法、深信法

即將離開臺中,上人與中區慈誠委員溫馨座談,叮嚀加強法親關懷,「並非等到對方有不如意事才給予關心,只要發心走入慈濟門,就要用心接引,使其懂得用法水洗滌煩惱、改除習氣;道心、慧命健康,菩提道才能走得順暢。」

要在人心迷茫、不明道理的世間廣度眾生並不容易。上人提醒,要讓社會多一位心向正道的好人,有賴每一位已入門者真心入法,以心念言行立典範;眾口一致傳法髓,才「有法度」。

人體骨髓健康,才能發揮造血功能,讓身體健康。上人殷勉,將法髓深植入心,慧命才能持續增長;心中有法、知因緣果報,即使深陷苦難也能轉化心念,以甘願心態面對逆境、滌除煩惱。

「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要以法來對治,莫以煩惱對治,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別人照著自己所說的做,使人起瞋心;要將強勢的形象轉為『軟實力』,溫柔地與人互動,才不會在人事應對中不斷複製煩惱。」

上人以「四弘誓願」教眾——「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救拔眾生脫離無邊無際苦難,自己要先斷煩惱、除習氣,「煩惱無盡誓願斷」;要斷煩惱、除習氣,就須學佛行法,「法門無量誓願學」,而至「佛道無上誓願成」。

「想要改習氣,不能缺乏慈悲心;親自走入苦難境地,才能開闊慈悲心。」上人教導,資深者要持續投入訪視、濟貧等第一線工作,自度度人,才能對新進者傳承舊法、指導新知,使其道心不退、智慧增長。

人生無常,此生得聞佛法,上人愷切教導,要踏實走入人群、行菩薩道,深入法、深信法;心中有法,身心安住、精進不退,才能合齊心志發揮良能,直至人圓、事圓、理圓。

一念心,一輩子

一位師兄在做環保的過程中發生意外,法親們協助送醫,持續陪伴、關懷,現在師兄已逐漸恢復。有人質疑,師兄都在做好事,做環保也是為了公益而付出,怎麼還會發生意外?

與桃園慈濟人談話,上人表示,眾生帶業而來,上輩子的劇本已經寫好了,假如沒有因緣做慈濟,也可能隨著業因、業緣,在不同的地方發生問題。「雖然他帶著過去造作的因緣而來,幸好今生有善緣遇到慈濟、緊緊跟隨;從那一個時刻的那一念心開始,他的生命逐漸開闊,有廣度也有深度;一旦業力現前,才能有眾多法親持續關懷、陪伴與幫助。」

「一念心,可以影響一輩子,還會影響來生來世。」上人勉眾,短暫無常的生命中,有機會聞法,要恆持善念,精進前行,讓生命豐富、充實,隨著時間流逝而累積慧命道業。

〈普賢菩薩警策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上人籲眾警覺時光易逝、無法挽回,唯有把握當下勤勉精進、廣結善因緣,讓慧命日日增長,也在自我藏識中累積善的種子。

「學佛修行,法一定要入心;若慧命沒有增長、習氣未改,只是糊里糊塗過日子,不斷結惡緣,此生盡時再睜開眼睛,不知會投生何處、生於何種眾生身。」上人勉眾改除惡習、以清淨心和人結好緣,敬天愛地護眾生,即得惡業消弭、福報日增。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