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正信實鍛鍊自我 以覺有情入群付出
畫作/周寶秀
誠,是「誠正信實」;情,是「覺有情」。
以誠修身,還要拉長情、擴大愛,
用寸寸誠懇的愛、長長久久的情,深入人間苦難處付出。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四年七月一日至八日
行腳將近一個月,從北到南,參加全球四合一精進研習會,聽取志工「晨鐘起,薰法香」心得、醫療團隊成果分享等等,七月六日回到花蓮;一路走來,看到了慈濟人的「誠」與「情」,很震撼,也很感恩。
誠,是「誠正信實」;情,是菩薩的「覺有情」。感恩慈濟人不分宗教、背景,大家共同一念心,以誠相待,並且拉長情、擴大愛,用寸寸誠懇的愛、長長久久的情,深入人間苦難處付出。
就如呂進泳居士,投入慈濟二十多年,高雄靜思堂從無到有,每件工作幾乎都有他的身影;莫拉克風災後,他自願駐守慈濟杉林大愛村工地好幾個月;最近幾年更常回花蓮投入精舍工程,海外營隊時也常擔任隊輔……他一生一志願,以愛的能量守護志工崗位,六月十五日因心臟主動脈剝離驟然往生;病危時交代的是慈濟事;生命最後一刻,把身體捐給醫院作病理解剖,輕安自在而去。
他雖然離開人世,身影卻印在人人心版裏。每個人回顧他,都說他總是帶著笑容,讓人歡喜;遇事善解,即使面對不好的聲色,也是笑笑就放下……見證了他的祥和有愛。
雖然六十四歲就往生,師父不捨、大家不捨,但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則,他掌握了生命的使用權,真正做到了生命的深與闊;這一生很豐富、很有價值。
不空過時日,念念付出,分分己獲。他心地清淨,「所作皆辦」,無有遺憾;真正是師父的好弟子,也是人間的好典範!
在人心撒下好因種子,
來生相會就有好印象,
彼此因善緣而得度。
人生苦短,要發心生生世世與眾生結好緣,自度也度人。
佛陀在世時,有位貧窮的老婆婆,每次遠遠看到佛陀帶領僧團走來,總是繞道躲避,不曾供養。佛陀為了給她布施造福的機會,請阿難去度化。
阿難尊者疑惑地問:「佛有莊嚴三十二相,哪有不能調伏的眾生呢?」佛陀說:「老婆婆與你有緣,需要你去接引。」
阿難半信半疑地走近這位老婆婆,沒想到貧婆一看見阿難,就五體投地禮拜,十分投緣;之後並隨阿難來到佛前,以最虔誠的心,歡喜供養僧團。
僧眾對於貧婆的轉變感到好奇,於是佛陀說起過去的因緣——
兩位修行者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婦女正在哭泣。走在前面的比丘停下腳步,詢問她為何傷心?她回答,先生剛過世不久,沒想到孩子也忽然往生,心中非常難過痛苦。
比丘以法開導:「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法則;再如何哭泣,也無法改變。」說完嘆口氣,就繼續前行。
走在後面那位比丘,拿出手帕讓婦女擦乾眼淚,並且用輕柔話語、同理心膚慰著她,告訴她人生多苦,要把心放開……痛失親人的婦女終於得到安慰,停止哭泣。
佛陀告訴阿難,這兩位比丘就是他和阿難的前世,那位婦女就是現在的貧婆;當年佛陀沒有與這位婦女結下好緣,所以今世難以度化貧婆,唯有阿難能度她。
今生的果,是過去所造的因。難得人身,如果不能自度,又不能與眾生結好緣,非常可惜。要有因緣果報觀,讓善緣不斷;若今生能把「好因」的種子撒在每個人心中,來生相會時,彼此就會有好印象,也有善緣能度。
不要輕視「因緣果報」,
用心體會「苦集滅道」,
在人群中「六度萬行」。
投入人群,才有結好緣的機會;不跟人互動,就是絕緣。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要密集地與眾生結好緣,才能廣度眾生。在人群中,不要計較「自己做這麼多」,而是要計較「自己還有多少沒做到」。不做,就容易和人絕緣;做愈多,愈能廣結善緣。
佛陀說法,首講「苦、集、滅、道」四諦法。要體會「苦」諦,必須親身投入人間苦難,見苦,才能知福。如果不知福,不只容易懈怠,道心也難以堅持。
慈濟以慈善起家,訪視是每位慈濟人都要做的事,不要絕了別人的緣;要廣開這道「慈悲門」,讓人人有機會投入,見苦知福,並且廣結善緣。
慈善訪視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心提升到「慈悲等觀」的境界,以菩薩的覺有情,平等看待一切眾生,把對方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疼惜,用「感恩、尊重、愛」相待。
莫輕「因緣果報」,用心體會「苦、集、滅、道」,更要走入人群歷練「六度萬行」——有心「布施」,對方不見得願意接受,甚至會惡言相向,所以「布施」同時,還要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堪得起磨練,去除煩惱雜質,就能鍛鍊出「智慧」,轉生命為慧命。
●
一個人只有兩隻手,想發揮愛心助人,能做得有限;人人一起出力,才能愛得廣泛、深入、恆久。慈濟這條路,如果孤單一個人走,走不成一條菩提大道,所以要感恩身邊每位同行的菩薩,沒有你、沒有他,就無法合心協力鋪平人間路,使人人邁向菩提大直道。
感恩有這麼多法親陪伴同行菩薩道,應該知足,彼此更要包容;每個人有不同生活背景,面對不同的意見,善解一下,沒有過不去的事。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可以開闊心胸;用讚歎代替批評,事情就能圓滿。
在人群中盡心力、負責任,人與人之間更要圓融;團體之美,就美在相互尊重,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
「感恩」、「尊重」,是為了「愛」。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若所有弟子都代替師父付出一分愛,愛師父所愛的人,師父會很放心。請大家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