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援助 還要帶動
◎撰文.李委煌 攝影.林炎煌
 |
豔陽高掛的正午,位於震央的薩巴焉小學師生,依舊是熱情如炙地歡迎慈濟志工。來自馬尼拉的志工蔡青山(右),為了簡易教室援建事宜,半年來已不知踏進校園多少次了。
|
居民受創深重,慈善資源被分散到海燕風災災區,
短期難以重建,許多人無奈消極……
志工發現,不能只是援建,
還要鼓舞他們重燃信心,積極往前。
去年十月十九日,保和地震發生後第四天,馬尼拉、宿霧志工共三十人,分組走進羅恩、安迪奎拉、薩巴焉、杜比根等重災地區勘災,並致贈慰問金。災後凡事克難,發放時沒地方掛布條,二十多位村民像人牆般站立,全程幫忙拉緊布條。
二十天後,強颱海燕十一月八日重創菲律賓,災情慘重、災區廣泛,蔡青山和志工們忙於投入萊特省救災;期間,證嚴上人輕輕一句叮嚀,「別忘了保和島喔!」讓蔡青山在結束海燕風災急難工作後,還來不及喘口氣,旋即重返保和島,評估援建簡易教室。
他找來馬尼拉實業家志工李伯芳、施嘉驛、劉啟智,組成四人小組,幾乎每半個月就飛往保和島籌備;機票、食宿自付,除戮力接引當地華商投入外,也帶動援建學校的校長、師生、家長及村民們參與。
五月底拜訪一所學校勘察工程,蔡青山看到鋪在地上的磚面竟寫著自己的名字「James Chua」,這是村民熟記了頻繁前來關懷的他,所表達的小小敬意。走在這條地磚上,蔡青山沒有星光大道的光芒,只有一本初衷地低調,認為惟有團隊合作,才能成就好事。「作為慈濟人,以平常心來看待;重要的是看到他們也同樣無所求付出,我內心只有感恩。」他說。
全體動員,無償奉獻
保和地震後三個月,蔡青山再踏進災區,所見斷垣殘瓦依舊,看得出重建步伐極緩。保和人天性樂觀、適應力強,這不禁讓他反思:「換成是我們受災,該怎麼活下去?」
認命的村民們,天天禱告;蔡青山觀察到,多數人房屋震毀,加上餘震不斷,許多國際NGO組織又將援助資源轉往海燕災區,短期內更難以重建,不少村民無奈消極地認為:「不會再有人來關心我們了。」蔡青山聽學校老師說,有時候一頂帳棚下有四個班級同時上課、大家相互干擾,根本無法專心學習;若遇大雨,棚內便漏水、積水,許多學生課業也退步了。
經過奔走評估,確定援建七鎮十六校、一百五十間簡易教室後,蔡青山偕志工召集了各校師長舉辦說明會,誠懇讓他們了解:「學校的重建,要請大家一起來幫忙!」
六月進入雨季,簡易教室基地墊高,教室裏也要鋪上自製的磚塊,還要挖水溝排水,再來綠化也不能少,但蔡青山不希望大家花錢,而是能就近取得的花草植栽即可;最後還將報名搭建簡易教室的村民編組,帶動大家從消極無助轉為積極重建。
菲律賓人普遍貧窮,卻有數千村民爭相報名,願意無薪付出,讓許多在菲律賓土生土長的華人志工驚訝又感動,這也是慈濟在菲律賓發展二十年來首次遇到的經驗;為此,馬尼拉志工還特地前往舉辦志工培訓,吸引近一千七百人,以一整天時間來了解慈濟志業與理念。
心繫災區,未完待續
蔡青山和太太邵淑然,多次放下公司業務,相偕前往海燕災區賑濟發放,然後再同行保和島繼續賑災。
馬尼拉到保和島,飛機航程一個多小時,這半年來頻繁往返,經營空調公司的蔡青山,對家庭、生意其實不是完全沒掛心,「但每當投入災區後,我就忘掉那些事了。」他坦言,災區現場有那麼多人一起忙碌奔波,每天晚上還要開會,討論明天的動線、車輛安排與工作內容等,一回到房間總是累得倒頭就熟睡了。
蔡青山梳著一頭整齊短髮,個性規矩,望之方正嚴肅;但與他接觸過的人,會很輕易就能感受他的親切幽默、真誠和善;而他的責任心重、執行力強,也確保了援建過程能順利循序漸進。
在菲律賓分會副執行長蔡萬擂眼中的蔡青山,就是「默默走在最前、做到最後」,「而且還常常自掏腰包、出錢出力又無怨言」。
邵淑然說,平日蔡青山習慣五點半起床,做運動、盥洗,禮佛後才展開一天的工作。「他的生活很有紀律。做慈濟後,感覺他比較開心。」蔡青山事業與志業兩處費心勞力,但他的轉變,邵淑然都看在眼裏。三位兒女成年獨立,也支持爸爸做志工:「爸爸只要講起慈濟,就會變得興致高昂!」兒子笑說。
蔡青山與邵淑然大學專攻工程,所經營的公司主要為大型醫院、超市設計並安裝空調設備,有近百名員工。夫妻倆二○○二年十一月時,第一次參與慈濟老人院關懷及義診活動,看到許多青少年志工願意彎腰餵食老人家及清掃廁所,因此對慈濟留下極好印象。一個月後,他們跟著志工來到臺灣花蓮,見到證嚴上人時,竟無法自抑地不停落淚。
隔年,蔡青山接下了馬尼拉環保志工幹事,近十二年來一直承擔著這項工作,也帶動許多人投入環保志業。二○○九年凱莎娜風災後,慈濟在災區馬利僅那市以工代賑做環保,已做出口碑,如今包括馬利僅那市在內的整個大馬尼拉市,慈濟環保點已超過了三百個,許多學校、機構也紛紛前來參訪學習。
蔡青山覺得,待保和島的簡易教室援建告一段落,或許也可結合學校資源推動環保教育;而他的保和之旅,依舊在持續著……
 |
慈濟援建保和島一百五十間簡易教室,最重要的幕後組裝小老師,是來自大馬尼拉地區馬利僅那市的本土慈濟人。海燕風災後,他們持續在獨魯萬(Tacloban)、奧莫克(Ormoc)等災區協助搭建簡易教室迄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