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 有法度

6‧20《農五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打開心門,才能有法度。
放下,心苦減半
「人生無常、苦難偏多。若能了解無常道理,一旦遭遇橫逆,痛苦的心就比較容易解開。」上人安慰幾位傷心的喪親家屬,感嘆無常苦難、生離死別,造成許許多多無奈,讓人痛苦難解。
「失去至親摯愛非常痛苦,然而憾事已然發生,心中有恨、有仇,苦上加苦,徒然傷害自己,也苦了其他家人。放下仇恨,苦就能減半。」上人祝福他們盡快走出人生陰霾,走向光明。
一位投入慈濟環保十多年的老人家,流淚哽咽道,女兒日前開車行經大雨積水的地下道,不幸溺水喪生;沒辦法不思念女兒、沒辦法讓心不苦……
上人勸導,孩子捨此投彼,已經開始另一段人生,要給予祝福,讓她放心、開心地在另一個家庭成長。
「就像風箏已經飛得很遠了,放下手中的線,才能讓其自在飛揚。常有人勸家屬為往生者『做功德』超度。其實,若家屬的心沒有打開,再如何去寺院超度都沒有用——親子連心,你在這一邊心痛、心苦,就像一條繩子將她拉住。家屬的心打得開,才能『有法度』。」
上人殷勉,把愛孩子的心擴大,去關懷社會上許多需要幫助的孩子,這分苦就能化為愛,溫暖無數人心。
菩薩,自度度人
九十二歲的劉碧鑾、八十五歲陳秀玉、八十二歲周簡卻,在中區環保志工暨福田志工聯誼會中分享,感恩年紀雖大仍有福田可耕——不但能做環保護大地,還可以聽法增智慧,人生過得很充實。
上人讚歎,老菩薩們自幼至長為家庭付出,老來仍是分秒不空過,為社會、為地球付出心力;也期許:「除了力行外在環保,讓大地回復清淨;更要以法水淨化自心,做好心靈環保;更進一步淨化他人心地,使人人身心內外都清淨。」
對於這群守護大地的菩薩,上人致勉,用心做環保也要用心聽法,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成為真正修行大乘的菩薩行者。
傳法,轉化人心
「佛法很簡單,人間法也不複雜;只要有心,事事都不困難。最重要的是,永保最初感動的那一念心。」
「全球人文真善美研習」圓緣,上人開示,五十多年前皈依印順導師座下,聆聽「為佛教,為眾生」師訓,當下即發心立願終身奉行,至今未有絲毫偏離。「現在將這分心靈之法傳給你們,希望大家以誠、以情與眾互動,永恆傳承下去。」
上人強調,「誠」,是誠正信實;「情」,則是覺有情,也就是菩薩長情。「佛菩薩不捨眾生迷茫顛倒,倒駕慈航來人間說法度眾。慈濟人也要提起一分誠心、一念真情,永保初發心與淨化人心的願力,對準正確方向用心精進。」
傳法,是人文真善美志工承擔的使命。上人致勉,用心觀察,體會種種人間相,將法吸收入心,才能轉化成智慧,隨境應機轉人心——隨著環境改變,隨著不同人的根機,用法轉化其心。
覺悟,導向正道
中區慈誠委員聯誼會,上人感恩大家合和互協,用最誠懇的心、最真切的覺有情,承擔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讓海外歸來的法親不只接收到豐富的課程,更感受到臺灣法親的長情。
「全球人口愈來愈多,人心愈來愈浮動,脫離了道、迷失了方向,令人擔心。淨化人心的腳步不能停、不能等,要運用慈濟宗門、靜思法脈的精神理念,將人心帶往正確方向。」
慈濟人在各社區道場積極帶動「晨鐘起,薰法香」,連小小孩童都能聞法入心。上人欣言,兩千多年前佛陀廣設方便為眾生「開」、「示」,眾生要真誠受教,才能「悟」、「入」;道理入心,才有明確的路可走。
「聆聽法語,舊法新知,自己有心得、能自度,再進一步度化他人,才能真正淨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