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2期
2014-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草根菩提
  人品典範
  助人線上
  人間問路
  發現歡喜
  慈善臺灣
  阿板薰法香
  人文教育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2期
  十九日 為生命負責任,為自我盡使命

6‧19《農五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以誠正信實內修,以覺有情付出;永保純真,付出無求。

覺有情,自利利他

聽取臺中慈濟醫院醫療科報告,上人以「誠」與「情」勉勵醫療團隊——以誠懇的心照顧病患,與病患建立真誠而長遠的「覺有情」。

「誠,就是誠正信實;情,即是覺有情,『覺有情』是菩薩自利利他的心行。將內修的誠心,展現在與人的互動中,就能讓人感受真摯之情。」

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醫療能為人拔除病苦,對病患有再造之恩。上人期勉,從事醫療工作應建立崇高的使命感,提升醫療水準、深耕醫療人文。「自愛愛人,自然能獲得社會大眾的尊敬與愛護。」

無所求,樹立典範

午後與護理團隊座談,越南籍照護員阮氏宣以中文分享,「離鄉背井到臺灣工作,有想家、有害怕、有擔心。但是在慈濟大家庭,大家對我們很好,讓我們可以把這分愛再付出給別人……」

上人感恩大家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資深護理人員以媽媽心照顧年輕後輩,共同「持家」,穩定護理人力。「期待能將『誠』與『情』,運用在醫護之間、醫病之間,護理師與醫師互動好、默契佳,即是病患之福。」

既選擇醫療作為人生志向,上人教眾,要以至誠之心投入,盡心盡力付出;病人恢復健康後,也會在心中建立起一分真誠的感恩之情。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且滿懷感恩,每每在大型活動後,問勞心勞力的志工幸福嗎?大家立刻回答:『很美滿!』這是師徒之間的默契,也是慈濟團隊的默契——雖然做得很辛苦,但是認知『能夠付出的人最有福』,因此自我肯定且真心歡喜。」

這分無所求付出的精神,不只是慈濟醫療人文,也是現在醫界需要的人文精神。上人期勉啟業七年的臺中慈院要永保純真,以此提升醫療品格、樹立人文典範。

「要將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運用在醫療工作中——布施,付出無所求;愛語,與人相互勉勵;利行,救拔病苦、利益他人;同事,同仁間相互照顧與帶動。以『四攝法』時時自我提醒:為生命負責任、為自我盡使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