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2期
2014-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草根菩提
  人品典範
  助人線上
  人間問路
  發現歡喜
  慈善臺灣
  阿板薰法香
  人文教育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2期
  九至十日 從根本滅苦

6‧9~10  《農五月‧十二至十三》

【靜思小語】心中常有清淨法水,煩惱即能時時淨除。

廣結菩薩緣,凝聚法親情

臺灣簡易教室組裝教學團隊即將前往菲律賓保和島,於地震災區教導當地志工搭建簡易教室,讓孩子安心繼續學業;張世問師兄等一行三十一人前來關渡志業園區向上人告假。聽聞北、中、南、東的志工都參與、成就簡易教室與簡易住屋的組裝,上人感恩弟子們發揮良能,做師父想做的事、愛師父想愛的人。

「一般人大多搶著賺錢,慈濟人則是不放過付出助人的機會,暫時放下家業、事業,搶著做志工。人人以愛會合,廣結菩薩緣、凝聚法親情,都是師父的好弟子。」

海燕風災過後,在重災區萊特省獨魯萬市等地,已有許多居民報名慈濟志工培訓;上人期許師兄們,此行不只要完成簡易教室的硬體組裝,還要成就軟體──做好典範、展現規律威儀,讓本土志工學習慈誠金剛的慈悲智慧。

要「聖化」,非「神化」

現代人喜歡追逐感官刺激,戲劇節目逢迎觀眾喜好,言行誇張辛辣;與藝聯會成員談話,上人期許演藝工作者發揮善良能,成為淨化人心的清流。「有志一同,透過戲劇表演傳達人生道理,使人轉惡為善,導正社會風氣。」

與人文志業中心同仁溫馨座談,上人表示,濁惡的世間,需要用「法」度人,帶動人人以清淨心靜觀、靜思天下事。

「佛陀來人間不斷『開』、『示』,期能引導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但是凡夫長久受無明煩惱蒙蔽而無法體會。佛陀在鹿野苑首轉法輪,講述『四聖諦』──苦、集、滅、道,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要弘揚佛法,就要應現代社會文化背景,引導人在生活中落實、運用佛法。」

慈濟人文志業承擔傳法重責,上人期勉同仁對於佛陀、佛法要有正確的認知。「要將佛陀『聖化』而非『神化』。講佛典故事應力求合理,捨去神通變化,用心傳達讓人做得到、體會得到、感觸得到的法。」

凡夫不斷累積煩惱,一點點因緣觸發,就可能中斷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善根。上人教眾:「欲修除習氣,必須長時間不斷地聞法,心中常有清淨法水,就能時時洗滌煩惱;匯合涓涓清流,才有足夠力量淨化人心。」

福大慧大,合心付出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六月二日在總統府接見慈濟人,感恩海燕風災過後慈濟至重災區奧莫克市、獨魯萬市等地賑災,「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掃市街,短時間內就讓受災地區重現生機;如今又送來簡易教室,讓災區學校師生能有安心教育之處。

目前在臺灣趕製、要送往菲律賓海燕災區的簡易住屋約有兩千七百戶,上人十日走訪三峽志業園區,看視簡易教室與簡易屋的組裝工程。

「雖然菲律賓和臺灣相隔大海,彼此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普天之下慈濟人都有相同的愛心,要為受災受難的人拔苦予樂。感恩大家與師父合心,合和互協成就此功德。」

上人強調,修行不只是在佛前禮拜,「付出心力,成就人間好事,拯救眾生苦難,才合於佛陀的教育。」

抵達雙和靜思堂,上人以「雙和」之名勉勵大眾──福大而和,慧大而和,福慧雙修。下午抵達基隆靜思堂,上人開示,慈濟道場是一個大家庭,既然志同道合、就要合力付出,善用道場接引更多人間菩薩,為人群拔苦予樂。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