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密 雨後見晴天
撰文‧邱如蓮 攝影‧邱祥山
|
阿琴(化名)的兒子相繼往生,她開始外出拾荒,漸漸堆滿房屋,她日夜與垃圾生活,鄰人不敢靠近。楊密(右)與慈濟志工定期來訪,送上關心與溫暖。
|
楊密求神問卜,
卻總是得到「苦命」的回答;
放下包袱,她才找到答案;
換個心境,
原來陰雨天也有它的意義。
臨海的臺中清水,夏天吹來的海風潮溼黏膩,冬天颳起的東北季風又螫人皮膚;看似不適人居,但其實這裏土地肥沃,水質清澈,從清朝起就陸續開墾,成為白米集散地,商業熱絡,日治時期更是相當繁華。
不過隨著城市發展,清水繁華落盡,成為以農為重的小鎮。一九五四年,小鎮裏有戶人家喜獲新生命,但希望女兒個性低調,不與人爭,平安長大,因而取名楊密。
生為長女,楊密自小就懂事負責,國小畢業時,更是成績優異,班導師力勸報考初中,但楊密不忍父親為她的學費操勞,雖然聽從老師建議應試,卻已有盤算,「回家後我告訴爸爸我還是不讀了。但是一轉身,眼淚就掉下來了。」
楊密捨棄升學,幫忙家計,到臺北親戚經營的西點麵包店工作,站櫃檯結帳、沖泡咖啡、清洗杯子;因為鄰近學區,麵包店的生意非常好,楊密經常忙得頭昏眼花,但也看盡人生的不公平;有錢人家的孩子,早餐是買著三明治配咖啡,而窮人家的孩子,則是一份一元的吐司度三餐,她常常想:「以後我若有能力,一定要幫助有需要的人。」
銷售業,好員工
在麵包店做了六年,楊密逢年過節也少有休假,連生病發燒都捨不得請假,如此辛苦,薪水雖然穩定,但楊密經常想:「我難道只能這樣嗎?」楊密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於是離開麵包店,在朋友介紹下,到當時全臺唯一的超級市場工作。
「那時找工作,需要保證人,我只好請以前麵包店的廠商幫忙作保。」楊密如願獲得工作,腳踏實地從基礎學起,沒想到一個月後,老闆就跟她說:「我想升你做幹部。」才小學畢業,沒學過會計,也不懂行政的楊密,嚇得直說:「不行、不行,我什麼都還不會。」但老闆還是發布人事命令,楊密不得已,只好請室友教她打算盤、記帳,強背英文,好記得商品品名。
家鄉的弟弟保送師範學院及臺北工專,爸爸希望弟弟可以念師範學院,節省生活費也能有份穩定的教職,但弟弟的志趣卻是在工科。楊密想起自己當年失學的心情,於是跟家人商量,讓弟弟上臺北讀書,由她負責生活費。為此,楊密在超級市場一直做到弟弟臺北工專畢業了,才辭職回到臺中。
離鄉那年十四歲,再回到清水已經是二十四歲了。楊密很快找到百貨專櫃的工作,因為她的負責態度,讓臺北的舊東家捨不得放,頻頻南下清水找她,希望她能回公司上班;而新東家怕這個好員工跑了,直接開設一間新門市給楊密管理。
|
楊密(右)在孩子的學校組織愛心媽媽,後來也陪伴中輟生,把握因緣助人。(相片提供/楊密)
|
|
楊密(左)受邀與慈濟教師聯誼會分享以愛陪伴孩子的經驗。(相片提供/楊密)
|
新嫁娘,心茫然
總是汲汲營營為生活打拚,楊密沒有想過自己的婚事;雖然在臺北工作時,不停有人追求或介紹,但都被她拒絕了。唯有小學同學卓清龍,不知道從哪兒得知她的行蹤,經常上臺北邀約她出遊,回到清水後,邀約更為頻繁。
「我都沒有答應跟他出去,只有一次他已經來到家門口,怕他一直待下去,才答應跟他去吃晚餐。」楊密說,再怎麼跟爸爸解釋,還是被認為正在跟卓清龍交往,而那個保守的年代,消息也早已傳遍鄰里。
卓家來提親,兩人就這麼結婚成家。婚後,楊密辭去工作,照顧身體不好的婆婆。個性安靜的她,常在房間裏踩著縫紉機做家庭代工,多攢一些生活費。
楊密還沒適應大家庭的生活,緊接著面對先生經常與朋友喝得醉醺醺晚歸;「無論怎麼問他,他都不說原因。」楊密愁苦無處可訴,懷著身孕四處求神問卜,好想有人可以告訴她答案,「告訴我,我哪裏做得不好?」卻總是得到「苦命」的回答。
心結一直打不開,懷孕後期,體重甚至只剩下四十八公斤。娘家爸爸心疼女兒,建議他們搬離婆家改變生活。楊密將婆婆接到新家來照顧,這個小家庭終於逐日步上正軌。
|
原本規畫好的生前告別式,在卓清龍往生後變成追思會。一路支持楊密做志工的卓清龍,在生命的最後也接引了三個孩子,跟隨媽媽的腳步投入慈善。(攝影/曾秀英)
|
省一點,做好事
一天,楊密從《聯合報》副刊看到慈濟功德會的故事,身為創辦人的法師也是清水人,而且致力慈善志業;她徵詢先生意見,能不能也捐款助人。卓清龍回答:「自己都吃不飽了,還想顧別人!」
但楊密想,如果自己省一點,生活還是過得去,省下的錢就能助人。於是她打電話聯繫慈濟,開始有位慈濟志工每月上門收善款。
那時,小兒子念小學,楊密和幾位家長組成愛心媽媽團隊,到校幫忙。媽媽們聽到楊密分享「慈濟」,也生起助人的好念,於是每月將善款交給楊密一起捐出。
來向楊密收款的委員,於是交給她一本勸募本,她開始承擔責任,沒多久也參與訪視,跟著臺中資深志工張雲蘭四處看貧困個案,最遠曾到雲林。
每次志工邀約訪貧,楊密從沒拒絕,搭車去豐原會合,再自己搭車回家。一九九五年,四十一歲的她,受證為慈濟委員。
一邊做著訪視,一邊持續擔任愛心媽媽,楊密培養出了助人的敏感,不時在校園裏發現需要關心的孩子。有一回,只是看見一位孩子拿早餐時神色不對,她深入探問,得知來自發生困難的單親家庭,趕緊通報學校老師家庭訪問。
楊密回家,和先生講起這件事情,沒想到他竟然哭了起來,說:「我以前如果有你這樣的媽媽在身邊,我就不會把事情都放在心裏。」
楊密說,那時已經結婚十年了,才聽到先生說出心中的結。原來有次,公公不知道什麼原因,對著先生大發雷霆,拿著扁擔打他,打到先生都躲去雞寮了,還是繼續追著打。婆婆身體不好,也不能護著他,卻讓他從此以後關上心門,再也不把事情說出口。
|
獨居長者缺乏熱水器、洗衣機,生活諸多不便,志工協助安裝,讓長者生活便利不少;楊密(左)教他使用洗衣機。(攝影/童正雄)
|
別離苦,同理心
漸漸地,卓清龍支持楊密做志工,有回夫妻倆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委員聯誼會,會中,證嚴上人開示:「我們是活生生的人,為什麼要被八字壓著?」
楊密聽到,想起自己揹著「命苦」的包袱,淚如雨下;一上車就告訴卓清龍:「我今天要把包袱丟掉,我揹得好累!」
二○○九年,楊密發現卓清龍走路時,姿勢有點怪;問他是否不舒服,他卻說沒有。某天晚上,楊密與孩子在客廳聊天,卓清龍下樓說自己心悸很不舒服,楊密送他急診,一照斷層掃描,發現了腦瘤。
住院檢查,是肺腺癌轉移到腦部,醫師判斷約只剩半年生命。楊密當時已經投入訪視多年,經驗告訴她,要讓病人心境安定,才能讓治療順利;所以她花了很多時間平靜先生的惶恐,鼓勵他要有好念,開刀才會順利。而卓清龍也慢慢放下過去的壞脾氣,心念安定地療養著。
「後來,他主動跟我說,想要辦一場感恩會,感恩醫護的照顧。」楊密說,先生選定了六月六日辦感恩會,也作為他的生前告別式;他參與每件事的討論,卻在感恩會前跟楊密說,想回家了。
「我知道告別的時間到了,可是,心裏還是很痛。」楊密說,怕干擾他的心,每每都躲在車上哭;三天後,卓清龍在睡夢中安詳往生,也完成大體捐贈的大願。
卓清龍走後,楊密始終記得當時自己希望先生心安的那一念,後來也接續關懷了好幾位臨終病人。她知道陪伴病人安心地走,家屬也才能安心地過往後的日子。
|
僅有小學學歷,楊密的人生卻走出了更多可能。跟她一起訪視的志工常說:「她只是欠栽培,不然肯定很有成就。」但楊密認為,人生因緣早已注定,還是慶幸自己此生走上助人這條路。
|
●
今年六十三歲的楊密,過去的日子看起來平順無風,心中卻其實辛苦難熬。她曾經問老天爺,為什麼要給她這麼多課題?但走過人生半百,楊密想,也許上天希望她能夠做得更多──體會過那樣的苦,更知道要如何陪伴度過。如此換個心境,陰雨天也有它的意義,雨後的晴天顯得更為美麗。
▎訪視志工楊密 ▎
一九五四年出生
一九九五年受證慈濟委員
訪視資歷:二十五年
訪視祕訣:訪視工作也是希望避免社會悲劇出現。我們盡心盡力,若還是發生,就是因緣;若沒有盡力,就會是遺憾了。
Q&A 預防社會悲劇
口述‧楊密 整理‧邱如蓮
問:如何走進個案的心?
答:人跟人之間有沒有「誠」,是可以感受得到。包括說話的語氣、眼神的溫度,都能傳達真誠。
我們走進案家前,也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是來關心他,不是來調查他的。永遠要把關心放在前面。
小陳年輕時候不會想,丟下妻兒,又染上吸毒惡習,老來罹患愛滋、癌症,獨居在殘破的祖厝裏。開始關懷他時,明顯感覺到他也知道自己過去不對,總想隱瞞荒唐事;在我們陪伴的幾年裏,小陳有過兩次吸毒入獄的紀錄;一次次的惡習未斷,但我們從未放棄他,只要得知他出獄了,就會再到家中看他。他曾說:「從來沒有人對我這麼好。」
他知道我們把他當作家人關心,也漸漸地袒露真正的想法;認為自己必須要改變,不該再做不好的事。
我想一個再怎麼不好的人,都還是有善的可能。在人的心中種下一顆善種子,也許今生不會發芽,但來生遇到善的環境,自然就會發芽。
|
美君的青春年華才要開始,卻遭遇嚴重車禍成為植物人;楊密陪伴多年,替美君打氣,也安定家屬的心。
|
問:助人時,難免希望對方愈來愈好;是否有好方法?
答:做訪視要看因緣,也要觀機逗教,不可能一套方法行遍天下,更不能希望短期就能看到成果。必須花時間來了解對方的背景與個性,才能視他的情況來引導;同樣地,我們方向要抓準,想清楚才付諸行動。
阿軍從國小起就偷竊不斷,經常進出警局,每次警察會通知我將他保釋出來。他其實是個辛苦的孩子,從小受到爸爸的同居人家暴,打到他的手慣性脫臼,因此只要有人靠近他,他就全身防備。
跟他互動多年,曾為了他沒有回家四處找他,他還說:「師姑,你好厲害,怎麼我躲到哪裏,你都找得到我?」他反覆進警局太多次,最後一次我告訴他:「你答應我的如果沒有做到,師姑這一次就不再幫你了。」當他再度犯錯,那一次我就很狠,沒有去保他出來。
他知道這次真的要被關了,法警帶他出來時,他哭得很傷心,我請法警給我一些時間跟他說話。我告訴他:「你安心在裏面學習,師姑一定說到做到,會去看你。」他在誠正高中念書,起碼有規範的生活;與我互動時肯讓我擁抱,也是很大的進步了。
我習慣在做每個決定前,先想好每一步才行動,我們的心一定要「定」,才不會讓同情心轉走了慈悲心;也是上人常說的,慈悲需要智慧,相輔相成才能真正幫助到對方。
問:苦有很多種,心靈或生理層面,有時補助可以解除困境,有時是病苦難以化解。該如何幫助有重病患者的家庭呢?
答:家中有生病的人,其實苦的不只有病人,還有家屬;我們會讓家屬知道,慈濟是後盾,支持他們安心照顧病患。
美君畢業才剛工作,就遭遇嚴重車禍,對方肇事逃逸,美君則成了植物人。美君的媽媽為了隨時照顧女兒,以海灘床睡在病床邊,長年腰痠背痛,背都駝了;我們觀察到了,趕緊送去摺疊床,讓媽媽晚上能有較好的休息。
有時,我也會邀約王佳玲師姊一同家訪,她具有護理背景,可以幫助家屬建立更好的護理常識,也能帶給家屬信心。
我相信植物人只是身體被禁錮,心智還是正常的,雖然無法言語,我想她也會掛念雙親。為讓她安心,我常常靠在她的耳邊,輕聲訴說慈濟人來訪了,家裏有我們一起照顧,不要擔心,也讓她感受到這個社會很溫暖。
問:您擔任學校愛心媽媽多年,成為慈濟志工後也推動「大手牽小手」課程,您覺得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
答:慈濟針對照顧戶子女提供助學補助和新芽獎學金,這些專案是希望縮短案家的苦,讓孩子安心就學,家長也能減輕壓力;當孩子畢業就業後,有能力照顧家庭,就能脫離苦難。
但給予獎助學金,更重要的是「教育」,讓孩子知道社會上有許多人願意捐出辛苦賺來的錢,一起幫助他繼續求學。懂得這些,孩子才懂得感恩,未來也會回饋家庭和社會。
訪視必須配合個案的時間,白天或晚上不一定,要見到案家的孩子也要憑運氣,如果孩子到外地念書,那見面的機會更是渺茫。所以我就在想,有沒有好方法能與他們多聚聚。
剛好,以前我擔任愛心媽媽的學校,希望我回去陪伴學習環境較弱勢的學生,於是在慈濟社工及學校支持下,我結合兩者,在清水開啟「大手牽小手」的課程──案家的孩子年紀稍長,小學生與他們相處,比較願意吐露心事;同樣地,這些大哥哥、大姊姊在付出的過程中,學習與人互動,甚至知道如何付出愛。
「大手牽小手」推動起來,其實並不輕鬆,卻能陪著孩子們成長;如果上一代現況已經無法改變,在下一代的身上或許能看到希望。
|
小陳年輕時荒唐,與家人失聯,獨自居住在破敗的祖厝;每回見到如家人般的慈濟志工來訪,都開心分享近況。
|
問:我們如何祝福將離開人世的親人?
答:師兄生病時,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在助人時說給大家聽的,自己能不能做到?當下,我就知道我要做什麼了。
雖然要割捨感情是很不容易,不過我清楚知道,我希望師兄能心安自在,帶著善與愛離開,再來時能夠去到好人家。我常常對他說:「你心中要有愛,當張開眼睛看到人時,就要先學會笑,你會看到每個人都愛你。」
師兄在簽放棄急救同意書時,名字疊在一起,我問他是不是看不見了,他卻回答我說沒有啊;後來,我發現他會循著聲音找人,眼睛也無法對焦,我想那是一種漸進的臨終過程。
後來關懷臨終病人時,我會引導家屬將心安定下來,如此病人也才能不惶恐;病人往生前,我們說話要放慢,聲音要放柔,牽著他的手,讓他知道你在身邊,他就會心安。
問:助人工作勞心勞力,平凡如我們真的能改變這個世間嗎?
答:自己年輕時許願:「未來有能力要助人。」沒想到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來面對苦難無盡的人間。無論因緣好壞,總是盡力去做,嘗試每一個可能,但不強求一定要有結果,而是抱持著「遊戲人間」的心境。
常從新聞上看到悲劇,例如精神不穩的年輕人引發家庭不幸或社會不安。這也提醒我,關心個案不只是案主一個人,而是全家,因為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可能有他困難的部分。我們曾協助案家的孩子就醫,才發現有精神疾病,得以及時治療。
訪視工作除了幫助個案站起來,也是希望避免社會悲劇發生。我們盡心盡力,若還是發生,就是因緣;若沒有盡力,就會是遺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