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無怖畏想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六年二月一日至十九日
(畫作╱林淑女)
「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於諸眾生,生憐愍心。」
《無量義經‧十功德品》中描述的菩薩功德,
在救難人員身上看到了!
地震讓許多人天倫夢碎,
卻也展現人心至誠之愛。
除夕前一天,二月六日清晨三點五十七分,高雄美濃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地震,在臺南地區造成嚴重災情;其中,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傷亡嚴重。
多數人仍沈睡在美夢中,突然間天搖地動,夢碎了!大樓人口密集,救災困難;瓦礫下埋了許多人,受驚、受傷、受難……度秒如日。
救難人員冒著危險,在搖搖欲墬的倒屋裏聚精會神、傾聽動靜,找尋每一線生機;不得已動用到大機具,還要小心翼翼不傷害到失聯者,謹慎拿捏輕重。
時值華人年節,本是家人團聚的歡樂時刻,救難人員卻無法過年,必須分秒必爭、過「秒」關搶救生命。守候在旁的家屬,看著至親至愛的親人被埋在瓦礫下、生死未卜,那分著急實在很煎熬、很折磨人心。
救難人員絲毫不肯放鬆,期待每鑽一個洞,都能發現一絲絲的光芒。無奈隨著時間流逝,希望也跟著渺茫了;救難人員了解家屬的期待——最壞的打算是能見到親人的遺體;因此沒人肯放棄,堅持找到每一位失聯者……這就是同理心,也是人間之愛。
六十六歲的義消蔡重義,曾參與過九二一及高雄氣爆救難工作,平日是慈濟環保志工;這次臺南強震,他清晨四點多就趕到現場救災。連續一週投入搶救工作,搜救告一段落時,他哽咽地說,穿梭在瓦礫之間,每次聽到一點點風吹草動、似乎有些微生命跡象,大家就很振奮,但卻一次次失望。「我們盡力了,卻救不出所有人……」他邊哭邊說。
他把每一位受困者,都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不忍不捨,所以全心全力投入救災;這分「人傷我痛」的心,實在讓人感動!還有救難人員受傷,簡單敷藥包紮後,就重回瓦礫堆中繼續搜救……只因為在他們心中,「救人第一」。
正如《無量義經.十功德品》中,描述菩薩德行:「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於諸眾生,生憐愍心;於一切法,得勇健想,如壯力士,能擔能持諸有重者。」救難人員平日接受的專業訓練,就是在災難發生時,深入第一線救人;這分不顧危險、出入生死救度眾生的心,就是菩薩心。
在寒冷的天候裏,一大群救難人員放棄與家人團聚圍爐,在第一線不眠不休、足足搶救七天半。政府與民間相關團體,也守在現場,彼此合作,盡力提供救難所需。救人的人不顧自己、關懷的人四面八方湧進,人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展現了臺灣社會的高度愛心。
雖然搜救結果令人心痛,但這分至誠至愛的人性之美,令人感動。
悲智雙運,發揮光熱,
膚慰心靈創傷。
地震發生在清晨將近四點時,精舍已經敲板,大眾如常到主堂做早課。災情陸續傳來,志工早會後便透過視訊連線,看到臺南分會已經成立救災協調指揮中心。
臺南慈濟志工同樣經歷強震、驚魂未定,有些人家中也受災,但大家第一個念頭,就是趕快啟動關懷,有人到靜思堂集合、有人直接趕赴災區膚慰。
因為「悲眾生的悲、痛眾生的痛」,他們無心過年,連日在災難現場陪伴家屬、提供飲食照顧救難人員的體力;也到醫院關懷傷患,或是在殯儀館日夜輪班,挺起肩膀讓罹難者家屬宣洩、依靠……
花蓮本會成立總協調中心,將毛毯、汽化爐、福慧床等物資集中送往災區。各地志工也前往臺南支援,接力付出,關懷投入救災的年輕阿兵哥,安定他們的心。慈濟人醫會也駐站服務,中醫師為心力交瘁的家屬按摩、治療,舒緩身心。
人生無常,國土危脆。災難發生時,需要每個人愛的付出。二月十二日罹難者頭七前夕,慈濟舉辦「安心祈福會」,凝聚人人的虔誠——但願出現奇蹟,能找到失聯的人,也為罹難者祈禱,祈求臺南、臺灣平安。
地震讓許多人飽受驚嚇,甚至家中受損。慈濟人分成一百多條路線,到玉井、永康、安南、歸仁等地區家訪關懷,了解住戶損失情形,以及需要經濟補助或心靈撫慰,作為後續長期協助的重點。
建築物傾毀受損,可以重建;但看不見的心靈創傷,需要長期陪伴。希望社會大眾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持續給予關懷;人人發揮生命的光與熱,溫暖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人心有愛,單純美善,
天涯若比鄰。
聽聞臺灣地震,許多曾經受臺灣幫助國家的民眾,紛紛表達關心,甚至街頭募款、支援賑災。
尼泊爾去年發生大地震,目前還住在帳棚區的人們,想到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是來自臺灣的慈濟人陪伴度過,所以齊聚點燈祈禱,虔誠祝福臺灣民眾。
在馬來西亞,檳城慈濟洗腎中心的病友原本生活就清寒,但他們「苦人之苦,痛人之痛」,多人捐款要幫助慈濟賑災;非洲的莫三比克,居民經歷過內戰,也了解失去親人的痛苦,他們虔誠禱告且捐出零錢……
由此可見,「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有心,再貧窮的人也能付出一分愛,為自己、也為人間造福。
敘利亞內戰將近五年了,高達四十七萬人喪命、一百九十萬人受傷,人民為求生存,不得不逃往國外。面對著成千上萬難民,要如何幫助?實在很無奈,不過慈濟人還是很努力。敘利亞難民孩童經歷了殘酷戰火、艱辛的逃難過程、處處被拒的眼光,心靈難免受傷;慈濟在土耳其設立滿納海小學,讓難民學童重拾學業,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人間有愛。
聽到臺灣這波災難,這群流落土耳其的難民家庭雖然生活拮据,卻合力捐出相當於臺幣五萬七千元,要幫助遠方的臺灣。這就是愛的能量會合!因為他們從慈濟人身上了解到——能付出就是福,能救人比被救有福;所以「見善隨喜」,盡一己之力付出。教育,就是撒下愛的種子,如今看到愛心萌芽、產生愛的循環,實在令人欣慰。
面對這些「天涯若比鄰」之愛,讓人有說不盡的感恩、感動——人性是如此單純、如此善而美!
正如敘利亞主麻教授所說,天地之間,有一個無形的家,可以容納幾千人、幾萬人、幾億人。這個無形的家,就是「愛」——小到一個家庭間人人互愛;大到整個社會、國際間的善與愛。地不分遠近、人不分貧富,只要人人開啟心中愛,就能超越種族、國界,天下人人都是一家人。
氣象學家預告,今年全球聖嬰現象更甚以往。衣索比亞久旱地區,正受飢荒之苦;玻利維亞第二大湖「波波湖」,因為高溫缺雨已完全蒸發;還有些國家飽受洪災,農作毀損……近期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將茲卡病毒,列為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面對極端氣候、天災不斷,要提高警覺,里幫里、鄰幫鄰,人與人之間互愛,會更有人情味。還要力行減碳,培養惜福、造福的心態與生活,讓地球降溫,才能減少災難。
四大不調,釀天災;人心不順,造人禍。期待人人虔誠覺悟,生活與心靈不要脫軌。調和人心,減少浪費、與萬物共生息,才能調和天地氣候,讓人人平平安安。
●
年關已過、新春開始,古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莫忘初發心。人間悲歡離合難免,心,若停留在悲傷中走不過來,會很苦。要讓「心春永駐」——心靈日日如春。
人間是修行道場,無論順逆境,都要視為「增上緣」,心存感恩;如果過去生沒有與人結好緣,此生處處受障礙,這輩子要趕緊彌補。
「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的開始,要反省昨日所做,方向是否正確?是否有善用時間?若有疏失或怠惰,要立即改往修來,殷勤精進。
空過時間、追逐無明,彷彿沈淪夢寐中,就是懈怠,會障礙道心、腐敗慧命。睡不醒的人生,身心沈重,煩惱益增。
要醫治懈怠、煩惱病,唯有精勤「四修」——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勇猛精進,沒有剎那荒廢,道心綿綿連接,修行才能進步;去除無明,恭敬所學不憍慢,福慧雙修造福人間,就能增長慧命。
請大家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