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計畫
口述‧陳鶯鶯(大林慈院常住志工)
記錄整理‧許竹宜、黃玉櫻
畫作‧陳舜芝
阿嬤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常要看醫師,
兒子卻說,沒事情不要花車錢跑醫院;
讓平日孤單的阿嬤,有了不好的想法……
大清早,一位阿嬤獨自坐在藥局櫃檯前,師姊上前關心,阿嬤說:「啊!活到這麼老都沒路用,死死ㄟ較快活!」
接著說要怎麼個死法;師姊很擔心,請我過去陪伴。
阿嬤有一兒三女,長子夫妻在北部工作,每週回鄉一次或兩次。「他不是回來看我,他是回來看田和厝!」
老么比較孝順,但住在臺北也無法常常回來;阿嬤和小嬸兩個老人家同住,但小嬸清晨出門做生意到晚上才回來,阿嬤整天坐在屋子裏,沒人可以講話。
我問阿嬤,剛剛說要死,真正的原因是為什麼?「你不知啦!」阿嬤說,她膝蓋開過刀,又有老人病,就是因為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才要來看醫師;她住在鄰鎮山區,坐一趟車下山要五、六百元,兒子想說沒什麼事,就不需要常常來醫院,才不會花很多車錢。阿嬤心情很低落,想說有病不會好,八十六歲了,不用再活下去了。
「這世人你很打拚,將兒女養大,他們也很有成就。你有想過要怎樣死比較有價值?」我問。
阿嬤說上次吃過十多顆藥,哪知道睡兩天後又醒過來,「這次我準備了四十多顆,還要喝除草劑。」阿嬤說她探聽過了,隔壁村也有一位老人家喝了除草劑,隔天被發現時已經往生,「所以這次我一定死會去(閩南語)。」
「聽了內心很艱苦!」我跟阿嬤說,人總是會碰到困難也有寂寞時;當不好的想法萌生時,不妨來念佛。阿嬤從包包拿出一大串佛珠,說:「有啊有啊!我也有念佛啊!」
我跟阿嬤說,我們念佛的人,是佛祖的弟子,要等佛祖跟我們說,「弟子某某人,世緣已盡,功課都已經圓滿,現在回到我的身邊再修行,繼續等領到任務再來。」
「要等喔?」阿嬤說。
「對啊!我們叫佛祖好像在叫爸爸媽媽一樣,他會來跟我們幫忙。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死才不會後悔。」我說起自己的媽媽九十八歲才往生,她常常說一句話:「人再怎麼辛苦,絕對不能失德,不能做讓子孫代代都讓人笑的事情。」
「如果你這樣做,以後代代子孫都會捧個『痰罐』。古早有這種習俗,阿嬤你知道嗎?」
「我知,讓子孫給人吐痰、給人笑,就是沒孝順,才會讓長輩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樣你肯嗎?我們都疼自己的子孫,往生之後,說不定再回來成為子孫的子孫也不一定啊!」我接著說,這樣自殺真的會讓面目很難看,而且除草劑吃下去不一定會死,在加護病房有一位身上到處插管,痛苦到甚至要用麻醉藥。阿嬤憂心地問:「真的是這樣嗎?那要怎麼辦?」
「沒怎麼辦,就是要等佛祖的『調單』(閩南語)來,你才能回去。念佛要念到心裏,知道嗎?」我跟阿嬤說,兒子可能有他的困難,最重要的就是顧好自己的心,這就是「疼子的心」。
我請社工通知阿嬤家附近的志工進一步關懷;兩、三天後她又回診。「師姊,我聽了你的話後,有好好想,女兒也剛好打電話回來,說對啦,哥哥就是跌入『子窟』,也有孩子要扶養,所以比較無法照顧我,我想一想也好啦。師姊我有聽你的話,每天都有在竹筒投一塊錢,請佛祖給我智慧、子孫都順心。」
阿嬤的念頭已經轉了,我們還是持續陪伴。回頭看我們這一群白髮志工,每天在環保站或其他區塊發揮功能,在慈濟世界裏,愈老愈是「寶」,我們真的很幸運,隨時隨地都可以在慈濟世界裏老有所用,感恩!
(摘自二○一五年九月二十日志工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