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體大悲」的至情
小年夜清晨三點五十七分,靜思精舍方才敲板,準備早課。南臺灣一陣劇晃,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的地震,有大樓轟然倒塌,百餘人被壓在水泥塊中。年節的團圓喜氣,霎時被震碎。全臺籠罩在驚愕與同禱的沈痛氛圍中,十方救援的力量往災區匯集。
家屬焦灼期盼生死未卜的親人被救出,分秒都是煎熬,他們苦盼奇蹟,身心幾至崩潰。隨著時間流逝,最終給許多人帶來撕心裂肺的無情打擊。
證嚴上人難掩悲痛地說,久盼的人最辛苦,瓦礫堆裏每鑽出一個洞,就期待能發現一絲光亮,縱然盡了人事心力,希望越發渺茫,卻依然不放棄。儘管信仰能使人歷練出生命的豁達,但對當事人而言又談何容易?
佛法在此刻並非無用,但是能「接應」的不是語言文字,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實際行動。
當天清晨四點起,臺南慈濟志工開始動員。他們先是供應熱食,探視傷者,發給生活包和祝福慰問金,毛毯、福慧床、汽化爐等禦寒物資也同時送入災區,供搜救人員和等待的家屬保暖。
慈濟隨後自臺灣各地調度物資和人力,志工分成百餘條路線,地毯式訪視重災區以外的家戶,為屋損而難以居住的民眾提供修繕資源。災後一週的急難援助期,慈濟志工前後動員了一萬多人次;各級學校開學前一天,更協助清理受損嚴重的玉井國小,並且準備投入中長期的學校與社區關懷。
前來救援的有諸多民間團體,包括非營利組織,專業的社工、心理諮商師也至災區輪值陪伴。有從事餐飲業的民眾在現場持續供應熱食,有農人送來自己種的蔬菜,有曾受震災所苦的尼泊爾僧侶為受難者誦經祈福,遠方日本民眾也發起募款活動。
不畏天寒,許多人放棄圍爐以及年假,盡己之力「接應」撫慰傷痛。在慈濟所辦的安心祈福會上,「同體大悲」的至情流漾。有消防人員流淚訴說:「當用盡了所有方法與力量,聽得見呼救聲,卻看不到,也救不到,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會場下著雨,卻座無虛席,無人離去。
我們原就處在相互接應的社會,受難的人得膚慰,充盈的物資流向匱乏處。國土儘管危脆,愛與關懷的柔韌可以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