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7期
2016-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一句話的力量
  健康百寶箱
  慈濟文字志工作品展
  人物誌
  聞法札記
  慈善臺灣
  寰宇慈濟
  慈善國際‧大陸遼寧旅行團意外
  天涯共此情‧辛巴威
  靜思精舍生活禪
  草根菩提
  老人沒問題
  聞思修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7期
  心靈交流道

盛夏,守在醫院門口

 

上完慈濟「醫療志工」課程後,隨即「起而行」付諸行動,報名參與大林慈濟醫院醫療志工。我提著行李,從鳳山前往嘉義,就像要到遠方從事神聖任務一樣。

醫療守護人們的健康,是神聖的志業;有機會擔任醫療志工,幫病患一點小忙,心裏所感受到的回饋,已然覺得不虛此行。

第一次當醫療志工,我被安排在醫院大門口服務。院門口雖然沒有冷氣,但空氣較新鮮,還有機會接觸形形色色的眾生,從服務眾生中,增長福慧。所以,能夠站在門口,責任重大,誠然是一種榮幸!

隱藏戰戰兢兢的陌生,力求泰然自若的成熟,我開始向人群招呼,大早一見面的「早安」、「您好」、「需要我服務嗎?」這幾句話絕對可以琅琅上口,卻無法掩飾生疏拙澀;我將輪椅順利推向車門邊,然而,車上的老先生,眼睜睜地望著輪椅卻手足無措;相隔咫尺的距離,對行動不便的他難如登天、望而卻步。我頓時不知該如何是好,場面顯得尷尬,還好駕駛座的先生適時出來解圍。

我這才深深體會,原來對尋常人來說,簡單的上下車動作,輕鬆順暢的行動,也是一種福報;平凡,其實很不平凡,所以請珍惜平凡;要珍惜平凡就要在當下付出愛心,盡所能地照護別人,才能更顯現平凡的不平凡!

在志工服務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藉由扶、持、托、攙、抬、拉、抱等動作協助患者,這些肢體動作的力道必須更為拿捏,做得溫和柔美,才不至於讓患者身上的不適雪上加霜。

看似辛苦的志工工作,其實也不盡然。我遇到一位老先生,臉部或許因病而僵硬,他努力說出了一句不十分清晰的「謝謝你!」在揮汗如雨的盛夏酷暑,這句話對我而言有如一股透入心裏的沁涼;我第一次感受到,被道謝竟然會是如此窩心與快樂!

高雄 曹海瑞

 

與厄瓜多「富人」結緣

 

今年五月和八月,我兩度前往厄瓜多地震災區賑災;記得剛來到佩德納萊斯市的海邊廣場時,手持掃把、準備參加以工代賑的民眾陸續聚集,好奇地打量我們。看著他們焦慮的眼神,我感覺彼此距離甚遠;也自我期許,一定要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受災的傷痛與陰霾。

我帶來的一大包棒棒糖派上用場,孩子們迫不及待享用,含著糖果,瞇著眼看我,純真的面容讓我提起了信心。我走上前帶動團康,人群一會兒熱絡起來,呼著口號、面帶笑容;當志工團隊分享「竹筒歲月」故事後,他們踴躍地往志工手中的竹筒投入零錢,叮咚聲響在人群裏流轉。

儘管受災,他們卻讓我感受到心靈原來可以這麼「富有」。能和這麼「富有」的人結緣,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那廢墟裏響起他們的歡呼,我看見人性最美的一面。

美國 段濟篤

 

難忘四川的暑假

 

今年暑假參加四川慈濟人文教育交流團,雖然才短短一週,卻對那片土地有了深刻的情感與回憶。

交流團成員來自各大學慈青社以及花蓮和臺南慈中的學生,在桃園集訓時,我感受到大家的優秀,也看到自己面對缺點時的自怨自艾。成員們做任何事時都是全心全意、非常認真,強大的氣場震撼了我,慢慢地我也受到影響,產生了改變自己的勇氣,希望能與夥伴們一起向前邁進。

營隊期間遇到許多狀況,包括想不到好點子、沒時間演練教案、上課時影片聲音太小、筆電沒電關機導致不能播放簡報;雖然一路走來辛苦艱難,但我的臺風日漸穩健,真的體會到「過關斬將、逆風飛翔,才能讓自己更加茁壯」。

我不擅長與人溝通,但與夥伴愈來愈熟、聊得開心時,發現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愈來愈難;可是夥伴告訴我,無論多麻吉的朋友,都一定要尊重他。現在想想,我真的要感恩夥伴糾正我的缺失,不然我可能會成為大家討厭的人。

與四川學生交流時,感覺兩地年輕人的心態和環境很不同。中學生白茹跟我分享她的學校生活,因為升學壓力大,所以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準備上課,晚自習到晚上十點多,寫完功課後十二點就寢,有些用功的同學會更早起床、更晚睡覺,爭取時間讀書,也很少參加課外營隊。

參訪汶川漢旺地震遺址、紀念館,感受到地震時的恐懼,更敬佩四川人的堅強,足以讓他們從創傷中站起,並在數年後的今天,讓我們看到更加繁榮的四川。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志工對我們的照顧。第一天結束活動回宿舍,發現浴廁被清得乾乾淨淨,隔天得知,原來有三位師姑從清晨打掃到下午,我很慚愧,所以日後出門前就會把環境清潔乾淨。

每次用餐時,師姑、師伯會在餐廳外迎接,而且總是等我們盛完飯菜後才去盛;後來,我們決定請師姑、師伯先盛飯菜。感恩他們無時無刻、無怨無悔地陪在我們身旁,默默付出。

當我要從成都機場返臺前,已經開始想念那邊的人、事、物;謝謝這一路上幫助、陪伴過我的人,也希望明年有緣再次參加,一同付出。

花蓮慈大附中 卓芸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