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7期
2016-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一句話的力量
  健康百寶箱
  慈濟文字志工作品展
  人物誌
  聞法札記
  慈善臺灣
  寰宇慈濟
  慈善國際‧大陸遼寧旅行團意外
  天涯共此情‧辛巴威
  靜思精舍生活禪
  草根菩提
  老人沒問題
  聞思修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7期
  三至五日 啟發人心之愛

7.3-5《農五月‧二十九至六月‧初二》

【靜思小語】愛的力量增強,響應善行者眾,人間福氣自然增長。

 

守護道種,恆持道業

氣象專家彭啟明博士指出,今年夏季溫度持續偏高,已可確認是臺灣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上人聞言憂心,天候酷熱,在烈日下揮汗工作的勞動者,以及生活困窘的貧窮人更為辛苦。

「貪如水、瞋如火、癡如風,貪、瞋、癡的意念,會造作種種惡業。」上人指出,無論從佛法觀點或是科學研究顯示,要穩定氣候、保護環境,就要呼籲人類素食;莫讓世界充斥恐懼、怨恨、瞋怒等無明惡念,使氣候變化愈來愈劇烈。

與師兄師姊談話,上人表示,大家長年投入慈濟事、付出無所求,對於慈濟一路走來的過程很清楚;「聽聞似是而非的言論要冷靜思考,倘若隨之起煩惱,道種很快就被抹煞,道業也隨之中斷。」

無論毀譽,佛德不增不減。上人言:「讚歎經典又能信受奉行者,功德分分己獲;毀謗經典以致道心減損,是自造罪業;以毀謗的言論斷人發心學佛的慧根與道心,更是重業。」

許多海外本土志工,即使宗教、語言、種族不同,卻珍惜投入慈濟、聽聞佛法的機會,得一法而拳拳服膺,讓慈濟志業就地扎根、開枝散葉、發展旺盛。上人期待每一位皈依弟子與師父皆是「法髓師徒」,不僅聞法入心,更身體力行。

「慈濟的創立,源於宗教情操;慈濟志業的推展,則是宗教精神的實踐。慈濟人雖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卻能力行共同的精神理念;無論貧富,善念一經啟發,生命全然奉獻。」

就如南非本土志工,接受了慈濟人的幫助與引導,了解愛的意義,人人用心接受善法,心門開啟,轉貧為富,人生價值因而提升。

上人表示,五十年來秉持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叮嚀,做慈濟雖然經歷許多辛酸坎坷,一路走來,從無到有,堅持用愛寸寸鋪路,拉起人與人之間的覺有情。

「我只有一個願景: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上人強調,要淨化人心,一定要廣傳善法;弟子皈依的條件就是「做慈濟」。

「慈濟宗門以靜思法脈為精髓;付出無所求的宗教情操、誠正信實的法脈精神一定要堅持,讓佛教精神世代傳續。」

 

身心鍛鍊,祥和互動

參與心靈成長營的慈青同學,四日凌晨四點從花蓮靜思堂走路回精舍。見慈青隊伍整齊而浩蕩長,早會時間,上人欣言:「若社會上人人都能循規蹈矩、祥和互動,相信四季氣候也能依序循環。」

今年第一號颱風「尼伯特」昨日在太平洋海面形成,是近十八年來最晚生成的紀錄。「要讓天候平順,最重要的是人心調和,真誠之愛能發揮安定社會的力量。」上人教眾加強啟發人心之愛,愛的力量加強、響應善行者眾,人間福氣就能增長。

臺南官田八十多歲的環保志工黃緣綏阿嬤,不只天天投入資源回收分類,也身體力行省水、省電的生活環保;一生勤儉樸實,連電扇也捨不得使用。

「大富由天,小富由儉。」上人教眾學習老人家的生活智慧,從環保付出中鍛鍊體力,讓身心耐得住夏熱冬寒。

 

內外一致,殷勤精進

武漢慈濟人長期關懷胡爺爺,原本出身世家,卻遇文革而人生驟變;由於沒有身分證明文件,無法得到政府補助。慈濟人得知後,為他奔波設法,取得戶籍證明,得以安享晚年。胡爺爺第一次領到政府補助金,立即捐出五百元人民幣,表示這並非捐款,而是「感恩金」。

「正是因為有慈濟,大家志同道合,共同承擔拔苦予樂的工作,也增加了苦難人得救的機會。」上人肯定武漢師兄師姊鍥而不捨,「對的事,做就對了」,長年精進為人間造福,翻轉貧病苦難的人生。

上人表示,大家悲智雙運,不只救助外在的苦,更做到了「救心」──救心靈災難。「沒有慈悲,不會接近苦難;沒有智慧,無法轉變苦難人生。慈悲與智慧,就是菩薩精神。」

上人勉勵師兄師姊,維持克勤克難、勇猛精進的精神。「莫計較自己做了多少,應善用生命、與時競爭,做好該做的事,心靈才會扎實。」

慈青心靈成長營圓緣,上人表示,青年是穩定社會的希望,期盼大家珍惜自身之福,把握時間殷勤精進,讓內外一致,身心清淨。

上人教眾體會人生無常,莫仗恃年輕而恣意妄為;「時光流轉,年輕人也會老去,期待大家在慈濟團體中相互砥礪,培養品德典範,帶動更年輕的一代,成為未來社會的希望。」

 

以誠相待,心自清涼

大陸華南豪雨成災,據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截至七月三日,已有二十六個省市區、共一千一百九十二個縣遭受洪災,造成一百八十六人死亡、四十五人失蹤,五萬六千棟房屋倒塌,一百四十八萬人緊急撤離。

上人於五日早會開示,全球氣候異常不容忽視,人們必須自我反省,改變生活方式,莫奢侈浪費、追求享受,大肆開發耗用大地資源。

氣候不調和,追究原因是人類受欲望驅使,破壞、污染環境所致。無論外在環境炎熱,或是內心欲念、瞋心導致心境燥熱,上人教眾自我磨練,沈靜身心、適應環境,隨時隨地都能以愛付出。「要讓人心調和,就要用真誠之愛鋪出一條平坦道路,讓人人走得順暢、依序前進;人心平靜,心靜自然涼。」

此時正值穆斯林齋戒月,多數活動暫停舉辦,但土耳其慈濟人深知每月固定發放的現值卡,對敘利亞難民的重要性,堅持如期進行發放。今年齋戒月共有三千戶敘利亞家庭、約兩萬多人得到祝福。

上人表示,雖然無法完全解決難民生活問題,慈濟人的愛與關懷卻表達一分助人的誠意;「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沒有對立,社會就能祥和平安。愛與善,是人間至寶。」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