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譬如水滌塵惑
撰文‧林美蓮
種種譬喻,讓人感受修行就在行住灑掃間;
層層滌心,猶如考古學家,
掘出自性寶藏。
永遠記得二○一四年一月十三日那天,我開始「晨鐘起,薰法香」,因為那段時間上人法體不適,我直到第五天才看到、聽到上人主持晨語連線,讓我深感要好好把握聽聞上人講經說法的機會。
「早起也是一種修行。」上人在晨語中提及,悉達多太子歷經苦行,於菩提樹下靜坐思維,夜睹明星而覺悟;「夜睹明星」指的就是天還未亮時,「心光」和「星光」接觸交會,剎那間豁然覺悟。
如果我們時時聞法,當逆境現前時,心中才能有法度自己走出泥沼;法對我們來說,就是「明星」。
上人說,我們有與佛陀相同的清淨本性,只因累生累世不斷被煩惱塵沙一層層覆蓋,以致無明造業,在五道四生裏輪迴流轉。就像古蹟經過千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深埋地底,可是它還是在的。要發掘這分本具的佛性,就要像考古學家一樣,小心翼翼挖掘,一層一層撥去塵沙,直到佛性再現。
有一次掃地,感覺到微細的灰塵不容易清掃,愈是要用掃帚掃起,反而導致灰塵飛揚;漫飛的灰塵,又可能會飄落在已掃乾淨的地方;如果用沾了水的抹布擦拭,則灰塵就能乾淨清除。
就如上人開示:「大錯易改,小習氣不容易去除。」,無明塵沙惑需要法水的洗滌,就像眼睛近視了,視茫茫,看不清,起煩惱;但經過矯正或戴眼鏡,則眼前所見清晰明朗。心的迷茫無明,就要以佛法來矯正。
我喜歡聽上人說法,經由開示,佛法變得淺顯易懂,更貼近日常生活。上人開示《法華經‧藥草喻品》時,我們跟著遊山、觀水、賞雲、知草木叢林;透過這些譬喻,我們知道水潤大地,法潤人心。
薰法時,我坐在後面,看著上人在前面說法,師兄師姊在下勤做筆記,畫面好美。上人的有聲說法,師兄師姊聞法的身影是無聲說法,兩者交織成一幅動人的師徒情,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