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善惡一念心

8‧26《農七月‧二十四》
【靜思小語】內修持戒,外行利他。
守護善念
義大利中部二十四日凌晨發生規模六點二強震,已有兩千年歷史的阿瑪特里斯(Amatrice)古城毀於一旦,兩百多人罹難。美國加州林火未熄,路易斯安那州卻遭水患,連日降雨量三倍於二○○五年的卡崔娜颶風,政府緊急撤離當地居民。
人生的無常源自眾生無明業力累積,早會時間,上人教眾提高警覺,自我約束。
「萬物有成、住、壞、空;人體有生、老、病、死;心念也會生、住、異、滅。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人、事、物,有形之物無須執著,最重要是照顧無形的心念。」
上人強調,善惡一念心,要用心持戒,保護心念與行為,莫隨無明擾動而步上岔路。「既已發心,須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
非洲九十六歲的奧斯汀爺爺,年輕時獨自從馬拉威前往辛巴威找工作,並和一位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共組家庭,後來因年邁而失業受挫,遭妻兒趕出家門,過著困苦不堪的日子。慈濟志工得知後列為長期照顧戶,並為他修繕殘破的茅草屋;關懷一年多來,爺爺感受人間溫情,選擇放下仇恨原諒妻兒,子女也因受志工感動而開始關心爺爺。
上人肯定非洲本土志工付出無所求的菩薩精神,「他們生活窮困,但心靈因愛而富足。人間菩薩救苦救難,所到之處,苦難就有機會翻轉,轉埋怨為感恩,轉憂愁為歡喜。」
守護人心
與從事科技工作的慈誠師兄談話,上人談及倫理道德觀與宗教精神能讓人生踏實,勉眾在科技當道的現代,善用科技凝聚精神力量,維護善法、守護臺灣。
近年緬甸水患不斷,馬來西亞慈濟人自二○○八年納吉斯風災後,多次前往發放稻種;農民改變耕種方式,友善大地不噴農藥,作物連年豐收而生活改善,多位農民投入志工培訓,帶動鄉親行善助人,當地修行者亦將《靜思語》翻譯廣傳。
上人說,慈濟精神源自於臺灣,隨著慈濟種子撒播到世界各地、帶到苦難地,「借力使力」接引人間菩薩。
「既要救助苦難,就必須有寬闊胸襟,平等無私而付出。」上人表示,各地師兄師姊將行善功德回向臺灣,身為全球慈濟人的精神依止處,須鞏固法脈宗門精神,才能利益天下眾生。
「傳法必須走入人群,適應不同根機將法導入人心,若遠離人群則眾生難以感受。」與南投慈濟人談話,上人教導推廣茹素除了分享尊重生命的宗教觀點,更要讓人了解素食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地球環境。
近年東南亞國家氣候異常,農民缺糧顯示糧食危機;然而人類為口欲而大量飼養牲畜,消耗可觀的水資源與農糧作物,加重糧食危機,化學飼料也無益於食用者健康。上人教眾,不論宣導茹素或不燒紙錢的正信正念,要善加運用科學佐證,輔以正信的宗教觀,清楚對大眾傳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