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至二十日 最虔誠的普度

8‧19-20《農七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用愛救助貧病苦難,就是最虔誠的普度。
內修德,外造福
國際非政府組織「拯救兒童」指出,非洲從去年底爆發黃熱病,已有五千多起疑似病例,超過四百人喪生,是三十年來最嚴重疫情。早會時間,上人慨嘆四大不調造成天災,「刀兵、饑饉、疾疫,也會造成嚴重災難。人們要提高警覺、戒慎行為,還要疼惜大地、共同保護環境,才能自求平安。」
土耳其再傳汽車炸彈攻擊事件,逾六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上人感嘆心念偏差讓許多寶貴性命消亡、社會人心不安。「人心不調,瞋恚心起、對立衝突,『刀兵劫』較水火風災更難消弭。人心要淨化──信仰正確、心淨無染,才能展露智慧之光,匯聚善的能量。」
高雄右昌地區信仰中心元帥府,一九二九年就宣布取消農曆七月殺生拜拜普度儀式,改為春秋二季在家祭祖,當地四間廟宇全部響應,廟宇也因不燒紙錢而拆除金爐。上人肯定這是轉迷為智的正信。
「平安,不是拜拜求來的。用愛救助貧病飢餓、孤老無依的苦難人,為他們拔苦予樂,就是最虔誠的『普度』。對內修養自我品德,對外廣結善緣造福,日日福慧雙修,自然時時平安。」
善循環,益人間
與人文及教育志業主管談話,上人強調,即使學問高深,也要靠品德彰顯,否則只是「學匠」而非學者。「身在慈濟宗門,一定要有宗教情操,展現慈濟人的品格;與人互動有禮節,就是慈濟人文。」
上人指出,「慈濟立宗不是論述;宗,是宗旨,是要將佛法落實在人間。」
慈濟四大志業緊密相關。上人表示:「慈善不能欠缺醫療,醫療不能欠缺教育,教育不能欠缺人文,人文不能欠缺宗教,宗教不能欠缺慈善;這是一個善的循環。」
慈濟各志業體都供應素食,慈濟人也在各社區推廣素食,上人期待志業體同仁更用心研發與宣導,讓大眾普遍接受素食,幫助改善地球環境。
淨人心,啟大愛
美國各地野火不斷延燒,加州等地近日出現「火龍捲」,大片森林遭吞噬,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逾一千三百名消防隊員到場搶救。二十日早會,上人深表憂心。「星火足以燎原。人心也是一樣,無明一起,煩惱擴大,延伸到人與人之間,引發許多災難。」
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五年多戰火未息,許多難民滯留歐洲各國邊境進退維谷;而留在家鄉者,在槍炮彈火轟炸中倉惶求生,命運悲慘。國際媒體日前揭露一段敘利亞影片,救護人員從阿勒坡一棟被轟炸的公寓救出一個五歲小男孩,他渾身塵土,臉上血流如注,神情卻靜默木然。這是繼去年敘利亞三歲男童亞藍伏屍土耳其海灘上,再度引發全球關注的悲慘景象。
「人心不調和,造就的人間苦難,實如煉獄一般!」上人期盼喚起人道之愛,幫助戰火中的人們脫離苦難。
中美洲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乾旱嚴重,三百五十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危機。上人表示,儘管各地慈濟人致力濟貧發放,力量仍如汪洋中的一瓢水;需要淨化人心,啟發大愛,號召更多人用愛心投入。
「『八分飽,二分救人』,只要生活中省下一點點,點滴匯聚就有挽救人命的大力量。」
至誠愛,拔病苦
與臺中慈院主管座談,上人表示,籌建醫療志業困難重重,但只要聽到醫師們發揮團隊精神搶救生命,就感到由衷感恩與歡喜,一切辛苦都值得。
「慈濟醫療不為營利,是為了愛──彼此感恩、相互尊重的愛。醫療團隊無論如何辛苦,都以真誠的愛付出,一心讓病人轉危為安、轉苦為樂;這分真誠之愛,就是慈濟人文。」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上人表示,若醫者缺乏熱情、人與人之間缺乏互動,也難以發揮良能;救治病患最重要的,還是醫療人員發揮至誠之愛。
「慈濟的精神理念很單純,就是無私大愛。」上人強調,愛,是慈濟的目標;期許全院同仁以「感恩、尊重、愛」互動,朝共同目標前進,才能真正提升品質。
「人生莫空過,要步步踏實,為利益人間而付出。無論受助者是否記得、是否感恩,在付出的過程中,已經得到自我生命價值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