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8期
2016-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
  健康百寶箱
  臺南志工人物誌
  助人線上
  寰宇慈濟
  人文教育
  聞法札記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8期
  九至十日 柔和忍辱

8‧9-10《農七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內心忍辱,外表柔和,為天下蒼生付出。

 

拔苦予樂

 

一個多月以來,美國加州及葡萄牙林火頻起,綠地頓成焦土;氣象報導近日太平洋有兩個颱風相繼生成。九日早會,上人談及今年國內外多處災害,擔憂天候不調對已受災的居民生活帶來影響。「面對天地不調,更顯人力微渺,需要人們彼此以愛相互扶持,才能早日復原。」

近日慈濟人再次前往厄瓜多,為地震受災居民進行發放,雖然許多倒塌的建築還未重建,但居民展現充沛的活力。「彼此互愛互助,方向穩健,人生就能充滿希望。」

辛巴威朱金財師兄長期深耕當地,帶動居民成為志工。本土志工自發敦親睦鄰,投入清掃社區街道與市集,也教民眾維護環境衛生;有些市場公廁管路不通,穢物四溢,志工們無畏髒臭投入打掃,相互邀約、快樂勞動,看見環境整潔感到歡喜振奮,樂意繼續投入。

上人欣言,「正向的精神力量可以相互影響,只要有人起身帶動,就能成就利益人間的善事。」

十日早會,上人談到,菲律賓人醫會五日至七日在獨魯萬市舉辦義診,新加坡、臺灣人醫會共襄盛舉,慈濟大學醫學院楊仁宏院長也率領二十多位醫學生參與。義診嘉惠五千四百多名鄉親,現場除了科別完整的醫療服務,也在東維薩亞斯區醫院進行白內障手術,並為一百多名聽力受損的病患裝置助聽器。許多居民凌晨兩、三點就到現場排隊,等候接受治療。

當地居民平均月收入不到新臺幣兩千五百元,然而在菲律賓私人診所白內障手術平均費用近臺幣三萬元,公立醫院也要臺幣一萬三千元。許多人因負擔不起醫療費,小病忍成大病;義診讓他們解除長年宿疾,重見光明、重獲新生。

上人讚歎,醫師們正如《法華經》描述的「入如來室」,懷抱大慈悲心為眾生拔苦。「人生病痛難免,只要有愛心者發揮良能,就能做苦難人的貴人;利益人群的人生最有價值。」

 

精神永續

 

與一位師兄談話,上人指出,「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是力行菩薩道的三個原則:

大慈悲為室──人心如宅室,內心具慈悲精神,態度柔軟謙和,同理天下蒼生之苦而付出。

柔和忍辱衣──要堪忍種種境界,修柔和忍辱行;內心忍辱,外表則要柔和、勇敢。修行須有修行的形象,譬如身穿慈濟制服,即須自我要求達到品質。

諸法空為座──不計較自己付出多寡,亦不在意是否有人理解;認知一切皆空,放寬心、不計較,才能定心朝目標前進。

與志業體主管談話,上人表示,慈濟志業是從「竹筒歲月」的小額捐款開始做起,迄今仍是靠著慈濟委員用心勸募,累積救苦救難的大力量。

「慈濟是由志工所組成的菩薩團體,人人心中有法、心力相合,默默付出無所求,且心存感恩;要安住志工的心才能鞏固慈濟志業。」

上人強調,如同人體微血管暢通,大動脈才能穩定;照顧慈濟志工的心、保護會員的善根,才能守護臺灣的善與愛。

現今社會人心思想複雜,上人表示,度眾生須活用方法、適應社會型態,但精神理念要鞏固。「積極做該做的事。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誠正信實、慈悲喜捨的慈濟精神永恆不變。」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