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8期
2016-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
  健康百寶箱
  臺南志工人物誌
  助人線上
  寰宇慈濟
  人文教育
  聞法札記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8期
  四日 人有無限潛能

8‧4《農七月‧初二》

【靜思小語】提起自信、邁開步伐,做助人的菩薩。

 

大愛,堅固信心

 

基隆地區慈濟照顧戶「阿漢」,十多年來自我封閉,不敢踏出家門一步,生活靠親友接濟;慈濟人初訪時,他一身垢穢,屋內昏暗殘破、多處漏水。志工日復一日陪伴,甚至背著他出門就醫。四年來,阿漢精神疾病逐漸改善,如今已能自行出門散步,還進一步投入環保、存愛心撲滿,付出心力。

早會時間,上人感恩慈濟人長年累月在社區扶貧救苦,也帶動精神力量,讓苦難人身心安住。「建立信心,首先要去除疑慮之心;提起自信、邁開步伐,就能成為助人的菩薩。」上人肯定志工用恆久的耐心來輔導陪伴,影響人心走出陰霾。

菲律賓萊特省慈濟志工,定期關懷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七歲女孩伊斯特;最近十一歲的小志工潔絲汀加入關懷行列,與伊斯特成為好友,帶著她一起做家事、整理居住環境。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與生俱來清淨善念;投入善的環境、與善的人事互動,即能懂得互助互愛,能發揮愛的能量。一念善心起,不僅能扶助弱者,更能產生影響力,接引人間菩薩。」

上人表示,慈濟人在世界各地救助災難,帶動受災居民振作心力重建家園,使災區生機復甦、欣欣向榮。「人有無限潛能;堅固自信、群策群力,沒有做不到的事。」

 

大喜,淨化人心

 

「堅持『報真導正』的原則,在當代社會風氣中猶如逆水而上,儘管辛苦,卻不能為了迎合觀眾而放棄原則;要守護清流,持續發揮淨化人心的良能。」

人文志策會中,上人談到,慈濟人文志業是秉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大喜心」,運用媒體傳播淨化人心的清流,讓人輕安歡喜。

上人肯定同仁們為製作節目盡心盡力,勉眾深入了解慈濟所做,善用傳播的力量,傳達無國界的平等大愛。

「五十年來,世界各地發生大小災難,慈濟人總是立即動員、默默付出。修行即是要有大忍、大勇,即使遭受誤解,面對逆境依舊任勞任怨。」

《慈濟月刊》攝影記者蕭耀華師兄,以鏡頭呈現敘利亞難民苦境;上人肯定《慈濟月刊》、《經典雜誌》,是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內容皆是有益天下的真實報導,每一期都很寶貴。

上人感恩大愛臺在充斥聳動訊息的媒體環境中,仍持續傳播真實的人間溫情,予人一方平緩身心的清新天地,期勉同仁再接再厲,認真做好該做的事,莫受雜音干擾而心安自在。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