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9期
2016-10-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健康百寶箱
  阿板薰法香
  特別報導 慈濟論壇
  特別報導 馬來西亞
  聞法札記
  老人沒問題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9期
  心靈交流道

陪病體悟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薰法香時,常聽上人這樣說,每天清晨醒來,動動手腳,感恩自己還活著,發願好好善用接下來的這一天。

生、老、病、死,病苦為最,我也深刻感受了。過去這段時間裏,三位親人陸續罹癌,發現時病情皆已不輕;我們經歷了震驚、懷疑與否認的心路歷程,直到經過醫療檢驗的再三確認,方才接受事實。和醫師排定醫療計畫的同時,家人間安排彼此的工作與生活,準備攜手度過這人生最大的難關。

親人接受手術時,我們守在開刀房外「度分如年」;平安度過了手術,又不免忐忑,住在加護病房的親人是否安好。儘管化療或放療過程中發生的種種副作用,醫生早已告知,陪在一旁卻又難免揪心不忍。面對不可避免的心情起伏,也要保持體力應戰,用盡方法撐過身心煎熬,努力堅持地面對每一天。

日日進出醫院,也看著每天上演的悲歡離合──早上九點,醫院停車場即客滿;幾天前認識的大姊哭紅了眼,訴說親人方才往生;七十多歲的長者,拄著柺杖等待放射治療,孱弱而孤獨。

而我的親人面對化療過程中的意外感染,或因白血球過低而住進隔離病房,日復一日忍受種種痛苦與不便;有時,又彷若擔憂不可知的未來,隱約地像是在交代一些什麼……

一日,我看著麵包店裏年輕而健康的女孩,動作俐落地包裝著麵包,心底突然湧起一股衝動,想告訴對方,能擁有如此行動自如的身體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千萬要珍惜啊!話終究沒有說出口,結帳時我微笑地說:「謝謝你!你動作好快,也好漂亮啊!」她靦腆地笑著,微微點頭。

那想對陌生人訴說的衝動,其實是想告訴我自己,健康如我,已然擁有了天下的幸福。就如上人所說的「見苦知福」,我們何其有幸得以付出。佛經所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關懷病苦,以法藥療治身心之病;我們無病無痛之時,更要珍惜當下,無私助人,這就是最大的幸褔。

臺北 商大曄

 

叩行在載德之道

 

在靜思精舍朝山,風和日麗,微風搖曳林葉。隊伍跟著木魚聲起步,三步一叩拜,虔誠頂禮,步向精舍大殿。聲聲佛號身身誠,志向正法信願行。

跪拜時緩緩抬頭,地上的螞蟻變得如此巨大。心頭一憾,如佛顯相,眾生平等,皆得禮敬受拜。緩息起身,小小的葉片旋轉飄舞,輕柔落下,有如雨花散落,心曠神怡,平靜喜悅。心想,葉子說緣盡了也得捨,捨了回歸那緣來的地方,乾淨。

五十年前,證嚴上人與少數弟子克己克難,為了濟世的理想,慈悲而無所畏懼地向前邁進,一步一履,走出了深長大道。朝山的此時,我彎身觸地,嗅聞道路上無數踏實走過的腳印,叩行在這載德之道,心中無比澎湃,感恩之心無以言喻。虔誠盼能微報上人啟迪慧命的師恩,再報父母養育之恩,盡願回向。

朝拜至大殿前,恭敬禮佛,隨後進入主堂,端坐在蒲團上靜心念誦佛號,不禁淚眼盈眶,何其殊勝因緣如此朝山禮佛,周圍身旁還有無數人能共結法緣,點亮心燈。

這是我第一次安單精舍,心裏很歡喜。平時都是在螢幕上薰法香,終於可以近距離地跟著師父做早課,恭聽上人開示。志工早會後,隨著常住師父出坡,躬身彎背,手持小鐮刀,依循著田埂除草;除草時還要小心別誤傷了小昆蟲。大半天下來,草未除完,體力已不支。隨後兩天,在烈日下拿著小鋤,在田埂間挖小坑施肥,同時留意莫誤傷已成長的菜根;就像在生活處事間多用心,莫無意傷害了脆弱的心靈。

豔陽下,我頭昏腦脹,深刻感受到常住師父們管理一大片農地的不容易。師父淡然地說,別想太陽的熱,精神集中在手中的事,就不覺得熱。

我居住於新加坡,有時去「慈濟大愛人文館」值班,空間雅靜心也靜,可以和心靈對話。山有山的寬度,海有海的深度;山河大地,說的是心的虛空無盡度。有時,和訪客聊著,屋外的雲霧逐漸散了,心也頓時清朗了起來。用心聆聽,無處不是「法」。

新加坡 張惠茗

 

新芽植福田

 

七歲的小外孫與我投入志工活動,整個暑假忙得不亦樂乎。「阿嬤,我很喜歡『做福田』!」小外孫第一次跟我到臺中靜思堂打掃這麼說。

「掃地掃屋角,洗耳洗耳根」,我和他分享,做事不能馬虎,最不顯眼的地方更要打掃乾淨,尋常小事也蘊含著大道理。他儘管似懂非懂,揮汗如雨卻不喊累。

一日,他問:「我有七十元想幫助人,會不會太少?」「不會啊!積少成多,粒米成籮。」他稚氣地問:「是小水滴變成大水滴那樣嗎?」我點點頭,助人無論金額多寡,有心最重要。

到三義靜思茶園參與採茶志工,起初不免擔心他「亂採」幫倒忙,逐漸發現是我庸人自擾;他小心翼翼地採摘「一心二葉」,過程中難免採到老葉,卻一會兒就學會了怎麼分辨。

夏日晨間,祖孫倆頭戴斗笠、戴墨鏡和長袖套,汗流浹背,孩子卻採出了興味;為免中暑,我帶著他到樹蔭下休息。他天真地說:「阿嬤,您喝茶時別忘了這是我採的茶葉喔!」稚嫩的臉龐綻放著笑容,洋溢著付出的喜悅;我也感受到孩子在法水滋潤下,培養了善的種子。

臺中 洪淑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