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9期
2016-10-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健康百寶箱
  阿板薰法香
  特別報導 慈濟論壇
  特別報導 馬來西亞
  聞法札記
  老人沒問題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9期
  二十六日 為生命加分

《農八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警惕人生無常,勇於承擔責任,為生命「加分」。

 

實踐宗教之愛

 

中度颱風「梅姬」接近臺灣,預計雨勢不可小覷。上人於早會時提醒,不只感受災難威脅時才虔誠,時時刻刻都要照顧好一念心,否則人心稍有起伏,產生惡念、造作惡行,會在人群中引發負面效應,影響深遠。

上人不捨談到敘利亞主麻教授,原是擁有高學識、受人敬重的學者,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成為難民,近日又與妻兒分離,既沮喪又無奈。「這段經歷警惕我們,若是社會國家不和平、天地四大不調,再高的名利地位也會一夕成空。」

伊斯蘭教有「前定」之說,與佛教的「因、緣、果、報」道理相通。「『隨緣消舊業,不更造新殃』,用心做好當下應做之事,還要更進一步把握因緣行善造福、廣結善緣,充實慧命,讓來生來世有更好的因緣,為人間付出、造更多好緣。」

上人談到,印尼慈濟人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人人輕安、不執著,共同做好事而無宗教隔閡、心靈障礙,二十多年間成就了印尼的四大志業。「信仰宗教最重要的是將宗教的法存於心,洗淨心靈煩惱,才能增長慧命,合和互協成就美善人間。」

印尼慈濟人積極落實上人「擴大推廣『竹筒歲月』」的呼籲,全寶集團李麗英師姊,不僅在企業內部推動「竹筒歲月」,還在購物廣場設攤廣邀民眾認養竹筒。

二○○九年凱莎娜颱風重創菲律賓,慈濟人前往帶動「以工代賑」,許多居民從此加入志工,進而受證委員、慈誠。今年九月間,馬利僅那市多處發生火災,本土志工立即投入勘災、發放。

「有一念愛心就是最富有的人。會合智慧與愛心,就能合和互協,救苦救難。」上人肯定慈濟人聞法入心,自覺覺他。「自己覺悟,也讓人人有機會覺悟;自己富有愛心,也引導人人發揮愛心助人。善的力量相互接引,社會就能平安有福。」

 

無量法門現前

 

第四屆慈濟論壇將在十月初舉行,上人叮嚀即將前往參與的宗教處同仁與師兄師姊,人人展現慈濟人文,舉止有禮節、有涵養,讓參與者如同閱讀一部部「活經典」,「無量法門,悉現在前」。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提起『人生無常』的警惕心,把握因緣做中學、學中覺,勇於承擔責任,發揮良能,為自己的生命『加分』。」

上人表示,五十年慈濟路走來,過程雖有難以道盡的坎坷,但四大志業因有慈濟人無所求的付出而逐一完成,至今方向沒有偏差。許多海外慈濟人並非佛教徒,仍然虔誠投入。「慈濟人的宗教信仰不只在形相上,而是徹底實踐宗教精神,無計較、無得失,以虔誠的心為眾生付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