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至十八日 入人群,修福慧

《農八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付出愛心是福,消除煩惱是慧。
合情會理
「志工,是以服務眾生為己志,應眾生所需而以愛付出;辛苦勞動、自掏腰包,皆心甘情願。」與美國慈濟人談話,上人表示慈濟人法入心、法入行,以真誠的愛心投入志業,付出無所求,具有「三輪體空」的德行。
「慈濟人依循佛陀教育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力行菩薩道,有共同的理念、依循共同的法,就像《法華經‧見寶塔品》所說的分身,在世界各地落實法理。」
上人指出,釋迦牟尼佛應舍利弗尊者再三請求才開講《法華經》,是考慮到座中聞法者根機不同,不見得人人都能接受大乘教法;所以後來五千人退席,佛陀言「退亦佳矣」。因為這些人沒有接受大法的根機與因緣,聽了以後可能心生煩惱而出言毀謗。
多寶佛入滅前無緣講《法華經》而有所遺憾,所以教弟子蓋寶塔容納佛身,將來若有佛講《法華經》,寶塔就會現前,證明《法華經》的道理真實不虛。上人表示,多寶佛顯寶塔,證明《法華經》是成佛之道,是諸佛擁護的真理;而人人心中都有靈山塔,靈山法會永住人心。
大樂說菩薩請見多寶佛身,佛陀遂講述多寶佛的心願,要集中分身佛才能啟寶塔,因此三變淨土將分身佛召集而來。上人解說,三變淨土意謂三乘歸一,轉小乘、中乘而歸於大乘菩薩道。「意謂融通所有的道理,才能得見佛之全身,正如慈濟志工在各地各司其職、發揮良能,都源於同一個法、歸於同一個精神理念。」
經典記述寶塔高廣莊嚴,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上人指出,五百由旬換算現代的長度為兩萬公里,這是以相顯理。「寶塔之高彰顯德行,而德行是由生生世世走入人群力行菩薩道、六度萬行所累積──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廣度眾生,福萬行、慧萬行。」上人說明,眾生煩惱無量無數,諸佛就要用無量無數的法來對治;諸佛久遠以來在充滿煩惱的人間修行,所以福慧具足而德行崇高。
「慈濟人同師、同道、同志願。同師就是『情』,同道、同志願就是『理』;因這分特殊的情與理而會合,依教奉行走入社會,無處不是道場,時時示現無量法,要用心體會。」上人請資深合心志工以法以德、以情以理帶動後進。「過去的錯誤,不要常常記在心上,但要知道癥結何在,趕快修正。」
人人心中本具清淨道理,只是被無明遮蓋,需要覺悟的人引導。上人指出,佛陀說法四十多年,用方便法循循善誘,引導眾人行入佛道。「要接近佛的境界,一定要經過菩薩道,走入人群歷練,多結善緣。」
上人說,在人群中見種種人間相、感觸眾生的無量煩惱,更要珍惜菩薩道的同修道侶,凝聚心志、合和互協。而欲統合見解,就要動以情、用以法,讓人人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每一個人、事、物都有值得學習的法,要多與人群接觸,從充滿煩惱的人間淬鍊出智慧。福為苦難人做,慧在煩惱中得;從六度萬行中福慧雙修。」
誠情相待
與蘇州慈濟人談話,上人表示,慈濟人有共同的志願,無所求為大地人群付出,應珍惜同修同行的法緣;人人法入心,團隊才能合和互協,進而虔誠接引會眾,帶動起「一生無量」的善循環。
「人心複雜,以致世事複雜,追根究柢,是因為少了一分虔誠的心。若習氣不改,苦了自己,也會亂了人心。情、理、法,要以情為先,人與人之間互動要有情,這分情是覺有情。」上人教導,法親之間要建立真誠的情,態度柔和,彼此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