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的庶民生活
撰文‧黃筱哲、蔡瑜璇 攝影‧黃筱哲

澎湖離島眾多,居民往返需仰賴交通船,才能滿足載運物資、返鄉探親、到市區看病等需求。這日我們跟著搭乘前往,不同於觀光客在快艇的興奮喧鬧,船上的村民沈默寡言,各自沐浴在海風中,懷想著心事,踏上歸途。

漁島的生活寫照
澎湖群島附近海域魚產豐富,因此島上居民多半以漁業維生,每年的端午至中秋前夕是丁香魚季節,在這段期間,夜晚的澎湖外海可見如繁星般閃爍的燈火,正是一艘艘漁船出海捕丁香魚的景象。
由於出海捕魚的工作主要由男丁負責,每天傍晚出海,直到隔天清晨才回港。天微亮時,港邊早已聚集許多村民,各各引頸期盼著漁船歸來。等待一段時間後,從遠方可隱約看見船隻,有趣的是,早有一群海鷗嗅出滿載漁獲的腥味,在漁船上方盤旋飛舞。待船靠岸後,搬上一箱又一箱的新鮮漁獲,識貨的人立刻前來挑選,有的一次標走幾十斤要做魚乾用,有的要挑選上等的海鮮販售,還有老人家特地前來挑幾隻小卷說要回去煮給孫子吃的,不到一會兒工夫,新鮮漁獲馬上搶購一空,漁港又再度恢復寧靜。

世代的共同期盼
當我們結束採訪的行程,在澎湖鳥嶼這座小島四處漫步,眼見一艘艘排列整齊的漁船停泊港內,耳畔卻被歡笑嘻鬧聲所吸引,原來是村裏的小朋友在盡情地跳水。雖然午後豔陽高照,但海水清涼,對無憂的小孩子而言,漁港是他們最佳的泳池,最初學會游泳的地方。另一旁的婦人趕緊利用日照,在空地曬曬魚乾或小卷等,到了晚上,她們仍會憑藉路燈的微弱光線,來篩檢已曬好的丁香魚乾。這是當季重要的工作,也是在地居民主要的經濟來源。
然而,我們卻不忍告訴老婦,這些辛苦從遠洋捕獲回來的丁香魚,體內可能含有許多塑膠微粒。我們也不忍告訴孩童,未來的下一代是否能繼續在港灣游泳,又或是如同海洋生物只能浸泡在「塑膠湯」裏?我們衷心期盼眼前這幅漁村島嶼的純樸和樂景象,不會成為絕響,而是澎湖子民世代的共同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