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東方的一道光──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西合療之路
  曉了藥性,隨病授藥
  走出中西醫合療的康莊大道!
  貫徹醫療與人文並重的目標
  願啟中西醫合療拋磚引玉之效
  穿梭西醫病房的中醫團隊──中西醫聯手造福病者
  一針退燒、一灸止瀉──水土不服腸胃炎
  中醫行醫筆記:中醫治療感冒+五柱穴
  讓「慢飛天使」展翅──發展遲緩
  中醫行醫筆記:「五遲」、「五軟」+小兒推拿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東方的一道光──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西合療之路
  曉了藥性,隨病授藥
◎釋證嚴

佛陀說,「一切功德中,看病功德為第一。」的確,病苦很折磨人,一旦發作起來,身上有如鑽入幾千萬隻蟲子噬咬一樣,真是苦不堪言。即便是大富豪,當下他寧可捨去萬貫家財,只求恢復身體健康平安就滿足了。

中醫是我們華人文化的精粹,全臺七家慈濟醫院皆設有中醫部,也都受到民眾的喜愛,師父平時也在服用中草藥。西藥最初也是從天地間的草本萃取出來的,而為西醫所用。尤其我們提倡中西醫合療,西醫施術救急,術後的恢復保養、調整體質,中醫則能扮演重要角色。這是當初啟建花蓮慈院時,我心心念念的願望。

「大地蘊草木,無處不是藥」,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因緣。兩三年前突然心血來潮,想到小時候常聽大人說:「若去探病或到喪家弔唁回來後,要用煮過的抹草(茉草)和艾草水洗一洗。」就在林院長率領醫療團隊回來報告時,囑咐他們將這幾種草帶回去分析看看,這就是「淨斯本草飲」研發的背景。

在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合療受到病患和家屬的信賴和歡迎。曾經收治一位罹患新冠肺炎的阿公,從住院第三天開始,就讓他服用「淨斯本草飲」,迅即改善阿公的病況,住院第四天就可以和家人視訊,第七天就轉到輕症專責病房。可見「淨斯本草飲」可以增強身體的防禦力,減輕罹病後的症狀。

期待大家一心一志、再接再厲,繼續從中草藥中研發出既能療治頑疾、又能增強體魄的良方。

除了淨斯本草飲,這本關於花蓮慈院中醫部的新書中,還提到了不少中醫的妙用個案──

現代人生活緊張,病患三餐經常不定時也不定量,又嗜食炸烤的食物,就頻繁出現暈眩現象;經過每週兩次的針灸後,眼乾、口乾的乾燥症也都一併獲得改善了。此外,尤其中風患者出院後,繼續接受針灸療法,可以減少五成復發的風險。

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倘若各個器官都能如常運作,就表示很健康;只是,疾病往往是自己難以知覺的。一則個案便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很難纏難治的惡性腦瘤悄悄上身。病患術後開始進行化療、放射線治療,以及標靶藥物的療程;此時,中醫介入診治。「西醫救命,中醫接棒」,中醫師施用針灸和中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又能緩解化療的不適,幫助病患得以順利度過後續的治療期。

一旦腦傷成為植物人,可能一輩子都只能躺床,直到生命終點;但若中醫及時介入,仍有機會可以恢復。某位呈現植物人狀態的病患,何副從頭皮下針,患者居然能開口罵人!據何副解釋,原因在於患者雖然大腦功能喪失,但腦幹功能仍然完好。經過每週三次針灸治療,才第一個月就已可以離開輪椅,用輔助器走路,也能簡單對話;繼續治療兩個月,病患除了右手、右腳偶爾不太靈活,其他都行動自如了。中醫神乎奇技的療效,可說讓人開了眼界!

在《無量義經》中有一段經文:「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我們尊稱佛陀為「大醫王」,因佛陀不捨眾生受身心苦難的煎熬,用憐憫心呵護疼惜;他能知眾生病,更曉了藥性,天地之間的土石草木,無不都是藥,也都有它止痛療癒的功能,故能「隨病授藥」,這就是大醫王。

感恩林欣榮院長帶來一群心志合一的中醫團隊,中西醫合療已看到很亮麗的前景。倘若只有一隻螢火蟲不免孤單,唯有集合一大群螢火蟲,在黑夜中一起發光才能照破闃暗。天之廣、地之大,就如慈濟的醫療精神,在人間更要發揚光大!

感恩何副院長催生這本中醫專書,不僅讓讀者見證中醫的博大精深,也為病者帶來福音:萬一身體不太調和,接受西醫、解除病痛的同時,也能求諸中醫保養,中西醫合療,厚植身體實力。

感恩事多,期待大家一心一志,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再接再厲,多為世間的病痛苦難人付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