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西醫合療的康莊大道!
◎黃榮村(考試院院長、前教育部長、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我之前在中國醫藥大學擔任校長近九年期間,中醫學院一直是國際學界與醫界的觀察亮點,大家都很想知道,當現代醫學已經一日千里、突飛猛進,又有規模更大、更先進的現代科學加持時,中醫如何能維持它的特色,又能與現代醫學及科學相容,甚至緊密合作,替病人謀求最大的健康福祉?畢竟,對病人而言,能將病治好是其一生最大的希望,也是親友們一直念茲在茲的最大關切。
當年臺灣在設立中醫系時就秉持這種理念,剛開始都是中西醫併學,畢業後同時取得中醫與西醫執照,但須擇一行醫;後來又多出一組畢業後只考中醫師執照,與學士後中醫系的做法相同。基本上,這兩種修習學位的方式,都是講究中西醫的匯通;前者的目標是中西醫結合,後者是中醫現代化,都與現代醫學教育緊扣在一起,因此必須經常調整修習的課程,以符合現代醫學的精神並善用其內容,又能標舉出中醫的特色。簡單一句話就是,診療方式雖有中西醫之分,但在促進病人健康福祉上並無中西醫之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西醫合療被視為是其中最具展望性的道路。
就在這樣深入了解中西醫結合與中醫現代化的過程中,我有幸很早就認識了現在於花蓮慈濟醫院任職的何宗融副院長。他長久以來一直是一位頗負盛名、眾多病人心目中最想親近的良醫與名醫,也是聯繫本國中醫界與國際醫界,在學術及診療平臺上做出深入交流的重要人物;更奇妙的是,他還是一位武術名家,將太極與氣功的修習,緊密結合到中醫的養成過程中。何副院長就是這樣一位將所有相關元素巧妙而且完美融合的大醫家。
何副院長目前領導著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醫部的優秀團隊,在同樣對中西醫合療有信心、有熱情的林欣榮院長支持下,精心挑選了傷科、針灸科、內科、兒科、婦科的經典案例,並輔以精采的中醫行醫筆記,做了閱讀性很高的補充說明,讓大家能進一步以符合當代醫學與科學原理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對提升健康福祉大有助益的中西醫合療大要,更希望大家能取其長而助其身,真是醫者仁心,令人敬佩。
慈濟基金會與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在COVID-19期間,更是救人不落人後;除了參與向國際購買大量BNT疫苗的國家大事外,還秉持中西醫合療的精神,以八種中草藥為基礎,開發出廣受好評、造福患者的淨斯本草飲。由此可以看出,慈濟真的可以發展成國內外中醫藥最好、最大的平臺。在證嚴上人的全力支持、以及龐大醫療體系的熱情專業推動下,相信日後一定可以結合國內外有志之士,走出一條中西醫合療的康莊大道,而且在國內外醫界建立起卓著的聲名,我們大家都在熱切地期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