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愛的連結線
2012-05
  【序一】照亮暗角的光
  阿偉說話「不輪轉」
  琪琪媽媽做到了
  無名氏八十六號歸鄉路
  志雄怕麻煩人
  隔離病房的菊姑
  旺伯了無遺憾
  說與不說的智慧
  〔附錄〕畫家簡介:陳舜芝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愛的連結線
  阿偉說話「不輪轉」
◎張建中

  嬉遊2007

四歲的孩子,應該是活潑好動、
對任何事物充滿好奇、愛說話、愛發問,
阿偉卻常常一句話也不說,
自顧自地玩著,
也很少聽他說過完整的一句話。

 

阿偉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雙骨碌碌的大眼睛和輪廓鮮明的容貌。在大林慈濟醫院所舉辦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外展服務」活動中,阿偉總是受到大家的注意與喜愛,不僅僅是因為他有著可愛的外貌,無法完整說完一句話的表達方式,也讓人覺得這孩子俏皮極了。

阿偉說話「不輪轉」,身旁的人不以為意,但是媽媽總覺得怪怪。她向先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先生告訴她等孩子長大就會好了;想問公婆又擔心他們覺得自己大驚小怪……

 
把握治療黃金期

在醫院服務和參加社區活動時,常看到很多外籍配偶的家庭,我感覺她們有很多的困難,像阿偉就是一例。因此,向內政部兒童局申請「弱勢家庭兒童少年外展服務」專案計畫,並拜訪附近六間小學校長,請他們提供名單,再一一登門邀請參加。

每週一次的課輔安排在週六上午,另外針對家庭教育資源不足者,再搭配每週兩次的夜間加強課輔;由中正大學慈青社和南華大學學生擔任課輔志工,為小朋友解決課業問題,並設計各種團康活動,配合每月主題如感恩、環保、慎終追遠等,將良好生活習慣與禮儀,以遊戲的方式傳遞給學童。

此外,也結合了大林慈院的醫療資源,對小朋友和家長進行衛生教育,包括口腔保健、營養均衡、緊急創傷處理、兒童常見疾病與處理等。因此,除了服務外籍配偶家庭,也很歡迎社區民眾共同來參與。

課輔時,我們會主動了解小朋友是否有異常狀況,並徵求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請大林慈濟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作發展評估。確定有發展遲緩現象,就會說服家長帶孩子去嘉義基督教醫院進行早期療育。

學校老師和社區熱心民眾也會告知我們哪些小朋友有問題。特殊個案雖然不少,幸好都不嚴重,幾乎都是因為家庭功能失調,如隔代教養、單親家庭、外籍配偶家庭等,所導致的文化刺激過少。經協助後,多數小朋友都獲得明顯的改善。

 
缺少刺激與互動

阿偉的媽媽是越南人,在臺灣沒什麼朋友,對阿偉的擔心已經一、兩年,卻不曉得可以問誰,只能放在心裏;直到阿偉參加課輔活動,與年紀相仿的小朋友一比較,媽媽才確定阿偉真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但她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四歲的孩子,應該是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充滿好奇、愛說話、愛發問,阿偉卻常常一句話也不說,自顧自地玩著,也很少聽他說過完整的一句話。

我們也發現了阿偉的「特別」,原以為他是怕生不敢表達,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與數次家庭訪問,全面了解阿偉的表現後,即建議家屬帶孩子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診斷。

剛開始,阿公、阿嬤和爸爸並不能接受,生氣地認為我們在胡說八道。我只好請兒童心智科醫師到課輔活動中協助評估,再與學校老師和醫師一起向家屬說明,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讓孩子盡早就醫。

醫師初步確認,阿偉在語言發展上有遲緩現象,但語言功能並無異常,只是缺少刺激與互動,加上個性較內向,才會造成語言發展遲緩,情形不算嚴重,只需要多一些刺激與互動,加上定期追蹤就可以了。

媽媽聽到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另一方面卻自責了起來;她覺得是因為自己的中文不好,很少跟阿偉說中文,才會造成阿偉的語言發展遲緩。

我們安慰她,阿偉語言發展不佳的原因很多,不能完全歸咎於母親的中文不好;同時也找機會向阿公、阿嬤說明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更積極鼓勵阿偉多多參加課輔活動。

 

阿偉參與這項活動一年多後,在多樣的刺激與互動下,不再自顧自地玩耍,不再只是躲在媽媽身邊,一句話也不說;羞澀感消失後,他樂意地向人介紹自己,也充滿好奇、喜歡發問。

看到阿偉的改變,我們都非常開心;阿偉媽媽感恩慈院團隊的協助,我們也感恩阿偉媽媽願意信任我們。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