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一路點燈到佛國——人醫行腳
2016-07
  〔作者序〕尋找一葉脈絡
  【張開回憶的翅膀】
  曙光再現
  素食因緣
  【花朵永遠綻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那一百個日子
  風的孩子——尼爾帝斯.釋迦
  明月與彩虹——李曉卿
  愛的小種子——攸尼斯
  【沒有任何事物勝過「愛」】
  串起每個愛的連結
  毀滅帶來希望
  一片純白落葉——胡安.梅沙
  婚禮的祝福——烏潔里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一路點燈到佛國——人醫行腳
  一片純白落葉——胡安.梅沙
◎蘇芳霈

靜靜坐在我的木馬椅上,披著我墨色的棉毛衫,看那窗櫺旁的使君子花枝上,幾隻紫綬帶鳥飛來了又飛走。

時序似乎已漸涼,心情幾許黯淡,能如此刻的悠閒時光,近來並無幾,但我心卻像發酵的梅子。因為今天頓時獲知胡安.梅沙醫師,離我們遠去的消息!

我已經好久沒上臉書寫文字,雖然我依然牽掛遠在尼泊爾的志工攸尼斯。他為了實踐見苦知福的精神,隻身前往在地震中整個滅村的羅蘇瓦做苦力賺錢。他告訴我:「SUSU師姑,您說人要吃苦,才能省思生命的某些意義,所以我決定去幫忙鏟沙。」

他 line給我許多美麗的自然山景、種子、沙河、舊王宮,那些碎裂的一切與離世的人們已不再,徒留不變的自然綠影、清澈溪流以及頹圮屋瓦,依舊美麗的景致,無常讓我們了解,人終究是會離開的。那時景物是否也會嗚咽?

十九歲的攸尼斯獨自地鏟沙,也獨自地思維和攝影,只為了去實踐我對他說過的話。他像是地震之後才剛出生的嬰兒一般,那麼急切地企盼汲取一些人生的真實義,這樣善良而充滿能量的一顆種子,已經在尼泊爾發芽。但同時也有愛心的種子殞落,雖然梅沙醫師的離世,是自然法則,仍教我感傷,望著那窗景,心卻陰暗地下著雨。

梅沙醫師每年回到臺灣參與人醫會活動,都沒有讓人察覺出他疾病纏身;直到去年再度來臺參與國際慈濟人醫年會時,才顯露出身體的異狀。

他與夫人和其中兩個兒子站在臺上看不出疲憊,洋溢燦爛與溫煦微笑,他說他們飛了五十八小時的飛機,長途跋涉回來臺灣,只為回來見證嚴法師一面,也想藉機了解其他國家的付出,做一個美善的交流。那時我坐在臺下,感動又心疼地紅了眼眶。

當他們下了臺,學員長語重心長地說,梅沙醫師在巴拉圭的收入不多,卻依然奉獻他寶貴的時間給需要幫助的人,他有糖尿病、腎臟病,現在已嚴重到尿毒,必須洗腎的階段!因為這樣,他的存款只能用便宜的飛行,然後不斷轉機的方式,花五十八個小時抵達臺灣!他六度來臺參與人醫年會都是用這樣節儉的方式。

我只覺得心被某種酶觸發,從我體內不斷地發酵,酸上鼻間,從眼眶淚出,一行接著一行。之後,我們發起捐款,希望梅沙醫師能回巴拉圭得到好的照料,繼續菩薩願行,梅沙醫師也當場淚灑!

如今我再回想起當時情景,依舊心如刀絞,涕淚縱橫起來!

我的一位朋友,與先生從公職提早退休,每月光領利息就能四處旅行。有一次,她與先生到了阿根廷,回來對我說:「巴拉圭的南方緊鄰著阿根廷,遠遠便可望見首都亞松森,巴拉圭人可以自由進出阿根廷,於是她也自阿根廷步行到巴拉圭,前往拍攝夕陽。遠方的燈光與建築物是阿根廷的城市波沙大,僅隔一條河就是對岸,望著阿根廷的高樓,再回頭看巴拉圭,竟是如此不協調的貧亂!」

她看不見別人的苦,也看不見別人的需要。我想起梅沙醫師在巴拉圭身為醫者,收入不豐,那麼一般百姓呢?我不敢想下去。

巴拉圭位於南美洲,二〇一四年六月,豪雨正肆虐著那悲傷的國度,首都亞松森淹了大水,近三十萬人受災,距離受災區不遠的慈濟亞松森聯絡處,立刻發起發放與義診活動,拖著病體的梅沙醫師當然也去了。

德籍醫師芬閤說:「真正的醫師是要隨時能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我認為走入人群的才是真正的醫師。」他給予梅沙醫師萬分的肯定!

梅沙醫師說:「巴拉圭人醫會只有兩臺血壓計,義診時要借用自家的醫療院所和設備。」巴拉圭慈濟人不多,窮困的人卻很多,當時梅沙醫師身上已裝置血液透析洗腎用的雙腔導管,仍然很投入慈濟辦的義診活動。

想想,梅沙醫師那愛人的心,已超越自身的病痛。他的收入不豐,卻依然將醫療院所奉獻出來供義診使用;他的五個孩子有四位是醫師,為了讓他們懂得大愛,特地讓孩子輪流來臺接觸慈濟。他美善又慈悲的心、舉手投足的自在……再再坎入我們的心底!

梅沙醫師的右腳因糖尿病而截肢,後來傷口嚴重潰爛發炎,於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和照護。慈院整合內、外科醫療團隊,陸續展開詳細的檢查與評估。

我在尼泊爾賑災義診的 line群組上,兩次見到梅沙醫師躺在病床上、微笑揮手的身影。他的女兒是醫學院三年級學生,決定捐腎給爸爸,我們滿心盼望他能因此而康復,然而移植手術必須等體內發炎治癒後,方能執行。

「回花蓮那天,他知道我在靜思堂,一直要下來。聽到他要下來,我趕快走到醫院,他已經出來站在路邊,很開心,一直跟我表達他還有很多慈濟事要做。我也說慈濟很多事等著他做……」證嚴法師在志工早會上語塞,數度強忍悲傷。

梅沙醫師迅速來到院外樓下恭迎師父,師徒雙手緊握的那一幕……相互疼惜與祝福的情景,那是多麼深的因緣啊!

我們都來不及與梅沙醫師多說幾句,他也等不到女兒的腎,等不到康復的那一天!

臨終,他笑得很燦爛,交代他的診療所未來可以開放作為共修處。他從第一次回來臺灣就皈依證嚴法師,心心念念哪怕是往生也要回到花蓮。他已找到路,就不害怕了。

人生往往是複雜又無常,即便如此,梅沙醫師處在那貧亂的國度,卻純白如一片落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