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額手稱頌慶周年
多祥瑞、多令人歡喜的五月啊,第一個星期有慈濟周年慶,第二個星期有浴佛大典!能浴佛,代表佛陀曾來人間;能慶周年,代表我們有上人!一燈能破千年暗,聖人誕生,舉世額手稱頌;若是沒有佛陀、沒有上人,不敢想像我們會是什麼樣子。
靜思精舍從四月底就開始熱鬧了,二日上午回來,只見庭院早已架好了長長的棚子,裏面擺滿圓桌。精於茶道、花道的師兄、師姊各展其能,接待處的點心堆得一落落像寶塔。香積菩薩自動回來,各就各位;高雄的方漢武師兄也陪同烘焙業界好友吳寶春師傅回來帶著大家做壽桃、烤奶油蛋糕。距離周年慶還有十幾小時,大、小壽桃已源源不斷地出爐三萬多粒。
全球慈濟人從四月十七日起就開始視訊連線,同步共修,進行雲端法會。整整半個月,十六個國家地區的一百五十三個點,每天晚上禮拜《法華經》、《無量義經》,十五天來總累積十一萬八千人次共聚靈山法會。
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的繞佛繞法,則是從一日便開始了,每場都有來自全臺各地七、八百位法親,由協力工廠抵達精舍大殿。聲聲佛號,念念佛心;上人喜悅地表示,光用聽的就可知道,外面進來的腳步是多麼整齊。「任何時候動一個心念,也許就是我們一輩子的方向,就是千秋萬世的歷史。方向正確,人間菩薩步步精進,佛法就能普遍在全球了!」
為佛教為眾生
在這個殊勝的日子,上人清晨的第一場開示,便是回憶皈依印順導師的經過。所有場景、人物、對答、描述之清晰,令人彷彿隨他老人家回到了五十年前的那一天:
「慧音法師陪我到慧日講堂……印海法師說,跟我來,你要請的《太虛大師全書》在這裏……從書庫走出來時,導師剛好從書房走出來,我們在講堂後面,導師在講堂前面。我跟慧音法師說,可不可以幫我請求皈依。慧音法師說不大可能。拜託,試一試……慧音法師說,好吧,我去說一說,不敢保證。導師遠遠看著我,我虔誠作禮,導師點頭。我走上前去。導師說:戒場快開始了……我轉身,三拜,導師說:你我師徒有緣,要記得為佛教為眾生!我心頭一震,默念:我一定會!導師趕緊進書房,出來時給我一封他寫的信,上面有我的名『證嚴』、我的號『慧璋』。導師說:戒場十二點封堂,快去……」
三年後,上人創立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再三年,靜思精舍啟用。蓋精舍時,印順導師給上人八千元,上人到臺中各委託行尋覓,見到一尊白色的觀世音菩薩,不知是什麼朝代的,詢問價錢,不多不少,剛好八千;請回來供在佛龕裏。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慈濟四十七年了。我前後繞一圈,走到小靜思,也就是舊的大殿,轉身,向佛龕一看,已經不是四十四年前的那一天了。」
靜思精舍啟用那天,總共不到五十人繞佛,四周也沒有任何景觀;上人微笑:「現在,人家說慈濟已經做到全球去了,精舍怎麼只有這樣?我已經很感恩,很滿足了。」
浴佛的真義
十一日,下午撐傘去臺北火車站,兩個半鐘頭後抵達花蓮靜思堂,人依舊在雨中。道侶廣場上的浴佛排練仍在進行,人文真善美志工在隊伍中穿梭取鏡。一排排連土包裹的竹子又高又綠,幾位師兄、師姊各提一袋剛離枝的鮮嫩樹葉,將銅門前的景觀裝點得更豐饒。大雨滂沱,但人人都像平常一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只不過身上多了件雨衣,相機多了個護罩。
十二日,上人早晨前來靜思堂的途中,座車雨刷仍然急速擺動。然而,他老人家出現在拱橋上的那一刻,雨竟然停了!二○一三年,慈濟於全球的第一場浴佛大典,就在清涼、溼潤、無雨的情況下,隆重、溫馨、肅穆地圓滿。
上人在四樓主持大典,室內兩個電視螢幕映出大愛臺現場直播的畫面。特寫鏡頭下的每張臉孔都那樣清澈、虔敬,彷彿千百位自性佛立於眼前,齊聲呼喚著我的自性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一誦〈讚佛偈〉,上人的背影就讓我眼淚止不住。我們是何等有幸,才能與他老人家共處如此殊勝,串連前生、今世、未來的宇宙時空!浴佛並非活動,也不僅是一項儀式,而是讓清淨本性回甦、恆住的契機。
「我今禮讚諸如來,悲智法水淨塵埃,五濁眾生令離垢,度化功德深如海。」轉播結束,〈浴佛偈〉仍在耳旁迴盪;電視新聞正在報導慈濟人於全臺、全球的膚慰貧病孤苦。這些工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這正是浴佛的真義!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十三日晨起看報,發現「聯合報」對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大典側寫,真是好極了:「臺北兩廳院廣場上,三萬人排出『立體琉璃同心圓』等圖形(編按:兩場浴佛參與人數三萬人,其中一萬八千多位志工、會眾參與圖形排列)。隨著腳步前進,每個圓都繞著圓心緩緩移動,象徵『法輪常轉』。慈濟昨天舉辦浴佛大典,當人人手中蓮花燈點亮的剎那,天地也彷彿被點亮。
同心圓由三個圓組成,直徑一百公尺,最外圍的十個區塊,各自排出佛教『飛天』圖形;當人們繞佛繞法時,各個圓就如法輪般轉動,飛天也因轉動不斷『飛進來』,有如善的循環不斷,場面壯闊動人。」
可知道,幕前幕後有多少志工犧牲奉獻!這樣的場面,幾年一次不算厲害,年年都有,才真是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尤其今年雨水不斷,舉凡地標定位,機電設備防水,攝影高臺、浴佛臺、盆栽之強化固定,都大大增加了工作的繁重。
馬總統與各級政府官員連續四年蒞臨;萬民一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上達諸佛菩薩聽。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典禮途中下起傾盆大雨,幾萬人卻如如不動;法輪照轉、飛天照飛,就連一旁觀禮的會眾也撐著傘不願離開。
司儀叮嚀,大眾一起穿上雨衣,圖形顏色瞬間變換。人人眼觀鼻、鼻觀心,整齊畫一、虔誠肅穆地踏出繞佛繞法的步伐。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眼前的一切,正是《無量義經》這段經文的具象化!
道業增長、智慧開啟,無不來自於一點一滴的累積。滴水能穿石,不僅是因為持之以恆,還由於方向、目標始終如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