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 觀無常,自勵精進

◆7‧12《農六月‧初五》
【靜思小語】人生苦短,天天有「來不及」的無常感,就會自勵精進。
老而不休,良能無限
「做音控不能只是成就別人聽法,自己放任法水流過;聞法要入心,吸收之後再與人分享,才能自覺覺他。」與高雄靜思堂音控團隊開示,上人慈示,傳承並非教人做而自己休息。人生苦短、無常,應把握時間做事,用感恩心看待每一件人事物;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座中幾位師兄皆是職場退休後,全心全力護持志業,尤其莫拉克風災之後,長時間投入杉林大愛園區重建工程,在園區裏留下許多寶貴足跡,上人予以肯定。「莫因年紀大而自我限制,認為應該退休;倘若退休後就真的休息、停頓了,也就無法與許多人間菩薩共同成就美善的人間歷史、慈濟大藏經。」
「每一天做到了、成就了一件慈濟事,都要感恩自己還能發揮良能;天天有『來不及』的無常感,才會自勵精進。」
平等接引,無相無量
「人間無常、苦、空、無我,然眾生執著於種種人間相,心念不調,以致小乾坤的生理不調、疾病叢生,也影響大乾坤不斷受破壞,天下災禍頻生。」
與臺南委員慈誠座談,上人指出,佛陀教菩薩法,希望人人跳脫執著,互愛互助,解救種種人間苦難;此時已能見到人間菩薩遍布各地,見聞有人受苦受難,即使素昧平生,仍費盡心力為之付出,平等接引、度化眾生。
「要度眾生,先斷煩惱;煩惱斷除,才能聞法入心;法入心,身體力行,才能到達致佛的境界。」上人結合「誠正信實」與「四弘誓願」,囑眾「誠心誓願度眾生,正心誓願斷煩惱,信心誓願學法門,實心誓願成佛道」。
「度眾生的心要誠。相信佛陀正法,起信心、立誓願,不斷精進學習,踏實鋪展人間路,才能回歸清淨本性,連接成佛的菩提大道,由經典進入佛的覺性。」
上人例舉十一歲的楊凱丞,平時身在美國,透過網路聞法,將每一句法吸收入心;隨師時默默跟在身旁,翔實記錄師公與來客的對答,所以能句句分明、述說有理地向人傳法,智慧機敏教人讚歎。
「法入心才能與師父貼心,讓慧命不斷增長。期待大家持之以恆,『晨鐘起,薰法香』,才能替師父傳靜思法脈,廣開慈濟宗門,廣招人間菩薩,共同救度天下眾生。」
常聽到許多人分享,投入慈濟後,無論是做環保或是訪貧、發放,都能見苦知福、了解人生道理;有人原本因為身患惡疾而深感惶恐,卻因做慈濟而了解人生無常,於是把握當下,用生命做慈濟。也有事業大、財產多的實業家,默默以愛付出、護持志業而不居功,已達「無我相」。
上人深勉,修善也要有智慧。與其為求莊嚴相而努力行善造福,不如「無相」而放下一切執著,付出無所求,將愛的能量發揮到淋漓盡致;心靈輕安自在,無相就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