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諸天下,收入毫芒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慈航普遍開往全球】
二○一三年的歲末祝福照例以海外慈濟人受證揭開序幕,來自三十二個國家地區的師兄、師姊分兩梯次在三重、板橋志業園區共聚一堂,最年長的八十六歲,最年輕的不到二十歲。看似一樣的場景,對一位、一位別著粉紅色胸花的師兄、師姊而言,卻是非常不一樣的日子,因為他們的下半生從此改寫。大家在上人面前至誠發願,那分至情至性,讓經文「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活生生地躍然而出。
「他們來自各地,離師父這麼遠,卻能立刻整齊地融成一氣。規矩是長期培養出來的,可見他們平時是多麼用心在帶動。」上人欣慰地表示。前一個「他們」是來自海外的幾千名弟子,後一個「他們」是在異鄉異地開闢慈濟良田的拓荒者,可能只有四五位、兩三位,甚至僅僅一位,譬如辛巴威的朱金財師兄、莫三比克的蔡岱霖師姊……沒有文字足夠形容這些了不起的人!
一位新受證的菲律賓本土志工來自貧窮的區域,原本好賭,置家庭不顧;在資深師兄師姊的牽引下痛改前非,勤奮募心,如今會員已有三百多位。只見她來到上人跟前淚流滿面:「今後的每一天,我都要奉獻自己做慈濟!」像這樣的奇蹟,遍布在全球每個有慈濟的地方。
上人說,四大不調,起頭就是人的心念。一個不好的心念動、一個行為的錯,就會影響到家人、朋友以及社會。內心的脾氣變成社會風氣,錯誤不斷延伸到整個大乾坤:「我們的慈航要普遍開往全球,在每個地方都用心布善種子。有緣就可接受慈濟法,投入人群,為眾生付出。」
【心中有法才能離開火宅】
菲律賓真是多災多難,十月份才被百合颱風橫掃呂宋島北部,十一月初又來了更為兇猛的海燕颱風,傷亡人數破萬。當地幹部正好陪著新發意菩薩回來受證,十一日一大早便齊聚關渡志業園區,向上人報告各區受創情形,並領命分頭展開各項賑濟措施。在場團隊並發願回國後立即以身作則,每天參加「晨鐘起,薰法香」,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上人聽到大家精進很高興,說弟子聞法他就放心,因為會增長慧命:「佛陀付託給弟子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度化眾生。我也是佛陀的弟子之一,期待我們佛教徒、三寶弟子一定要精進。如果還在徘徊,我無法面對佛陀。我們要正信面對佛陀,才能正念往前走。」
「心中有法才能離開火宅。火宅有門,但大家為何走不出去?那是因為頭小身大。想要發心,想要接受法,可是煩惱還有一大堆;頭想鑽出去,身體卻太大;不是門小,而是煩惱大。心中有欲念,得到的法就少。看不見摸不著的煩惱把我們拖累。」
老人家殷殷叮嚀大家把握時間,因為一秒鐘就是一輩子。每個人的每一秒鐘都是唯一的,溜過去的都是空過:「現在我說話,人人用心聽,不知哪一秒鐘聽到的哪句話讓你受用,身體力行,就會影響一輩子。」
「來日不長,能這樣相聚的日子還有多少?煩惱時,想到那些苦難,就會覺得我們實在是沒有什麼,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過每一天,就應該感恩、付出。」
【放諸天下,收入毫芒】
十一月十二日上午,上人與人文志業中心同仁相聚,分享大家最近的工作心得以及榮獲獎項肯定的喜悅。
「成果很亮麗,不過得不得獎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最美最好的人生精髓要如何把它集中起來,讓人們可以看到、社會可以感受到。」上人感恩大愛臺同仁讓他每天一大早就宏觀大乾坤、小乾坤,透過「大愛新聞」把天下收納,再藉「人間菩提」傳送出去:「放,可以放眼天下;縮,可以縮到如毫芒的一念中。常說,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不少人聽到、看到,也可以感受到。這都是要感恩我們的同仁讓我收、放自如。」
老人家感慨,一念無明,就會把人性之善覆蓋掉。人心不清楚方向,便會隨波逐流、聞聲起舞,不懂得分辨是非,明明有這麼好的環境,卻把它變得霾害重重、一片污染,看了實在是不忍心。
「佛陀時代所說的未來五濁惡世,就是我們現在。淤泥池因有蓮花而被美化,污濁世間因有人文而淨化。我們使命就是在濁氣重重的世態裏,分分秒秒把美好訊息送出,美化人間。」
下午北區功能團體溫馨座談時,度化人間的「雨露」夫妻||濟雨師兄、慈露師姊聯袂上台分享。入大家庭超過二十年的他倆都擔任過慈濟的地區執行長,一位遊走「三坡」(吉隆坡、新加坡、可倫坡),一位長駐馬來西亞,回首來時路談笑風生,視辛勞為無物,真是一對令人羨慕、敬佩的好同修。
馬來西亞一向道氣最強,無論檳城、馬六甲或雪隆,都是大家學習的典範。談到上人日前期許「全馬連心,愛鋪滿地」,齊募百萬好菩薩的新年目標,慈露師姊斬釘截鐵地表示:「辦得到嗎?當然辦得到!這不是數字問題,而是信心、方向的問題,只要大家積極走入人群,便能達成使命!」
【最美麗的風景】
十一月十三日環保志工溫馨座談,上人一開口,就讓臺下的草根菩薩笑逐顏開:「大家都來看師父,師父有什麼好看?都是因為這分情,菩薩覺有情,所以我們這分情拉得很長。」
老菩薩們就是最美麗的風景,什麼都不必說,只是坐在那兒,就夠啟發與激勵人心了,每看他們一眼都讓人覺得感動、慚愧又歡喜。九十六歲的王簡蜜、八十六歲的楊玉秀都是來自內湖。座談開始,唱慈濟功德會歌時,兩人巍巍顫顫地站起來,兩腿哆嗦。勸她們坐下來,老人卻微笑:「要站一站,等累了就坐下……」坐久了,八十六歲的還幫九十六歲的捶背、捏肩。
還有一位七十八歲的林翠枝阿嬤,人生坎坷,一家七口有五位得重病,先生與女兒相繼往生,連自己也被檢查出肺腺癌第三期。但老太太做環保、種菜、爬山、練氣功,還在七十歲那年開始學畫畫,靈感來時,半夜也爬起來畫,畫到起勁,飯也會忘了吃。把病拋到九霄雲外,身體反而愈來愈好。
那天她由兒子、媳婦陪著分享,下臺後來到上人面前,看起來是那樣的健康、快樂,誰都不會想到她曾歷經坎坷的人生。上人誇她精工筆畫,還要請她到臺北慈濟醫院開畫展,讓大家看看,我們的環保志工有多棒!
上人開示時提到,菲律賓人說的閩南話跟臺灣人不一樣,太太的弟弟叫「某舅」,遠親叫「麵線情」。菩薩們笑得好不開心。只見上人對他們講話的語氣格外疼惜,彷彿是在用聲音代替雙手拍著他們的肩、撫著他們的背:「我們也是親啊,可是我們不是麵線情,是堅固的菩薩覺有情,風愈大愈堅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