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96期
2008-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中區慈濟人醫會義診】
  人生練習題
  覺有情
  聞‧思‧修
  助人線上
  天涯共此情‧玻利維亞
  出版書訊《心鄰居‧心靈居——慈濟社區道場》
  幸福快門‧馬來西亞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O八年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馬來西亞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96期
  玻利維亞,等待陽光

◎撰文‧陳慈鎮、楊慈輔、鄒裕儒、范聖宗、岑慧意

印加文明所在地之一,南美洲玻利維亞,
雪山綿延無盡,美麗景致令人驚歎。
受全球暖化影響,近兩年氣候明顯異常,
去年十一月迄今,連續數月遭逢豪雨,
幾乎全國受災,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美洲四地慈濟人跨越千里,深入泥濘大地,
透過物資發放和義診,陪伴、膚慰陰霾苦痛的心,
等待陽光……


從邁阿密轉機,飛越千層雪山來到玻利維亞,這個高原國家,美如南美洲的西藏,面積約為台灣的三十倍大,為印加文明發源地之一。

從機上高空鳥瞰,玻國景致令人驚歎,雲海、彩虹、雪山綿延無盡。然而,在地球加速暖化、天災不斷摧殘下,山河大地的面貌隨之改變。

拉巴斯機場位於海拔四千一百公尺之上,晨分,機輪穩穩地落地滑行,九位美國志工中有四位產生高山症——或頭暈、頭痛,或喘不過氣、反胃……儘管身體不適,大家仍安然坐在機上,等待轉飛目的地聖塔庫魯茲(Santa Cruz)。

每年一到三月是玻利維亞的雨季,近幾年在反聖嬰現象發威下,雨水特別多。二○○七年初,玻國有近九成的地方遭受洪澇侵襲,慈濟志工五月前往賑災,八月舉行義診;十一月,大雨再度下個不停,多省河川暴漲,近八萬個家庭泡在水中,糧倉聖塔庫魯茲省幾乎化為汪洋。

雨持續三個月不歇,災情擴大,位居高原上的首都拉巴斯(La Paz),受災情形嚴重,大水沖走路基,橋斷路阻,許多地方發生土石流,災民無法外出求援,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今年二月下旬,在陰雨連綿中,美國、阿根廷、巴拉圭三國慈濟人由南北匯集,跨越數千公里,為這個天災連年的國度,帶來溫暖的陽光。

藍天使,捎來陽光

「你們到之前,這裏還是整天傾盆大雨!」玻利維亞慈濟志工郭照慶、梁倉榮等人笑著迎接賑災團隊到來。

久違的陽光在雲間露臉,在聖塔庫魯茲市廖枝香、柯翠娟師姊提供的場地中,四國慈濟人分成「米國」與「藥國」,快手快腳打包預備發放的白米和藥品等物資。

物價飛漲,志工於當地採購物資時,發現白米價格已是平日兩倍。兩百四十五大包白米,需分裝成五千六百多袋,每袋兩公斤,每戶可領兩袋。白米分裝真是一項大工程,分裝成小袋後,要再一一放入大袋裏,再於袋口處打結。

發放在即,人人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廖師姊不但把住家騰出來,還把自家的工人「捐」出來。「前幾次發放缺乏人手,這次有釵h華僑被遠道而來的慈濟人感動,壯丁們都主動來幫忙了!」大家一手、百手,要為苦難人解燃眉之急。

水患過後,災民普遍出現感冒、皮膚病等症,因此賑災物資中也包含一袋藥品。「藥國」的打包場所位於玻利維亞臨時聯絡點負責人柯翠娟師姊經營的餐廳,雖然平日天天滿座,她卻將一半的場地提供出來,有生意也不接。「世間財沒有賑災工作重要!」她一邊說著,手上的工作仍不停歇。

隨著發放日益逼近,藥品分裝搶時間進行,用藥說明也不能省略。一袋一張,仔細地說明十種藥品用法。

在此同時,人醫會醫師則趕往聖塔庫魯茲市郊法國醫院進行勘察。換上隔離衣,醫師及翻譯人員進入手術房內了解院內設備,為義診工作做準備。

消失的家,何時得返

駛過一段段剛補修好的路面,二月二十七日,志工一行抵達聖塔庫魯茲市東北方聖胡立安市闖龍口鎮 (Troncos)帳棚區;然而裝載物資的卡車卻因惡劣的路況遲遲未到。

此區約安置了六百戶居民,居民們在帳棚口架著土灶,帳棚區瀰漫著白煙。因為久雨、木柴受潮,居民煮食時得忍受煙燻之苦;衛生狀況更令人擔憂。

等候領取物資的人群中,卡斯楚太太說起她與丈夫、兩個兒女自元月起就被安置在這裏。「大水之前,我們靠養豬維生。疏散那天雨好大,水快淹到屋頂了,是直升機將我們一家人救出來的!」

雖然幸運獲救,一家人身無長物,只有身上穿的那套衣服,豢養的豬隻也不知被沖到哪裏。「大水這麼久還沒退,日後生活不知該如何過?」

高斯曼太太也是上個月就來到這裏。水災時,一家人被救生艇載出來,走得匆忙,只能眼睜睜看著家當被水沖走。原本務農的他們,現在僅靠政府供應的食品維生。說著說著,高斯曼太太不禁悲從中來。

至於何時可能回家?她含著淚說不可能。「我住的地方已經變成河流,房子在水裏,未來的希望也沒了……」

能夠安置在此的災民還算幸運,有些災區的居民來不及逃出來,生死不明。

女教師露格瑪莉娜(Directora Lugmarina)流著眼淚說,大家在帳棚區已經生活一個月了,目前有三個學校的孩子都擠在帳棚裏上課;風太大,帳棚一再被吹倒,「我每天都祈求有好心人能來幫忙,讓這些孩子能遷移到安全、固定的居所,課業不中斷。」

雨中發放,救命資糧

快到中午,卡車終於抵達。災民們非常有秩序地幫忙搬運物資,以感謝慈濟的援助。

當發放儀式開始,原本陽光照耀的晴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快將發放物品,搬到有棚子的地方!」下雨的瞬間,志工只想到要保護物資,直到為所有物資蓋上防水布後,眾人身上已經沒有一處是乾的了。回過頭竟然發現,災民們還定定站在雨中等待領取物資,可見這四十五公斤的救命物資,對他們來說有多麼重要!儘管語言不通,紐約志工鄒裕儒急拉著他們躲到帳棚下。

雨勢愈下愈大,大家的心情也愈來愈沉重。「參與國際賑災十多年來,這是我遇到最大的一場雨!」負責協調發放的美國慈濟志工趙惟功說。

半個小時後,雨勢漸歇,志工加緊速度,恭敬地將物資奉送到災民手中,包括通心粉、麵粉、糖、油、白米等,足夠一家人幾個星期溫飽。災民們在泥濘中或揹或扛,臉上綻放著久不見的笑容。

二十九日於瓜拉祐市(Guarayo)舉行的大型發放,聖塔庫魯茲省長科斯達斯‧艾吉列拉(Ruben Costas Aguilera)偕同夫人凡森堤(Sonia Vincenti)主持儀式。瓜拉祐市長並贈予慈濟志工感謝狀、榮譽市民狀及紀念品。

此次發放範圍包含四十公里外的災區,許多災民因為付不出三十元玻幣(約台幣一百三十元)的車資,無法到來。志工體恤居民不便,由災區十位熱心居民代表,將六百份物資運送回去。受災不忘互助,令人感動。

發放時,一位婦女看著慈濟志工,眼光羞澀地說:「Tzu Chi, I love you!(慈濟,我愛你!)」原本長時間彎著的腰,幾乎撐不下去的志工,聽到這句話再度挺直腰桿,以恭敬的態度服務災民到最後一刻。

兩場發放總計發放兩千七百八十戶,超過萬人受惠。省長夫人凡森堤女士表示,身為女性,可以參加一個由女性創辦的慈善團體,讓她覺得非常榮幸。

看到帳棚區的居民因為生活習慣不同,難免產生爭執,她也把在慈濟所學到的智慧,與居民們分享:「大家要向慈濟人看齊,他們不遠千里來幫助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將愛的種子種在心裏;有一天它也會發芽,大家也都能有幫助他人的時候!」

醫療合作,教學相長

「縫合時要用東西擋著,寧可刺到自己的手,也不要傷到病患的腸子……」在法國醫院裏,慈濟義診團隊正帶領當地醫師進行疝氣修補手術。美國克里夫蘭陳福民醫師,以多年經驗教導當地醫師如何以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做最完美的縫合,且減少復發機率。

以往,法國醫院的醫師常是先縫合肌肉,再將修補疝氣的紗網縫上,最後縫合皮膚。這樣的方式不但耗時費力,傷口也常會因縫合不完全,再度引發疝氣。二十七日服務的九名疝氣病患中,就有六名屬於開刀後遺症的再發疝氣,因此陳福民醫師教大家直接縫上紗網,不但加快開刀時間,修補也更加完全。

紐約姚繁盛醫師發現,當地醫師不會使用局部麻醉,直接為病人進行全身或半身麻醉,增加了手術的難度。身為麻醉科教授的他,帶來幾本他的教科書著作送給醫院,分享經驗。

護士李祖漣也教大家如何清點手術器具,從紗布的數量、縫合針的使用數字、到用了幾把刀都得清楚點算,才不會發生器械遺忘在病患體內的情況。

平時醫師人數不足,法國醫院一天頂多做八床手術,慈濟義診團隊一天就破了他們的紀錄。當地醫師直問,能否派醫師長駐玻國,教導他們新的醫療技術?

三天的義診,每天開刀房牆上都會載明今天有幾個病人,由哪位醫師執刀。中文姓氏「張」、「陳」、「姚」的發音對玻利維亞醫師來說可是一大挑戰,為避免發音錯誤失禮,白板上只見他們以「Dr. Tzu Chi (慈濟醫師)」來統稱大醫王們。

每一天的義診,開刀房內七位外科醫師及護理人員不斷把握時間與慈濟醫療團隊相互切磋,院內許多醫師也來駐足旁聽;開刀房裏滿滿都是人,彷彿回到醫學院時代,跟著教授學習的時空。

﹁水患這幾個月來,感覺很無力,快撐不下去了,每天都笑不出來……慈濟人來,讓我不再孤單,提起重新起步的毅力!﹂院長曼度薩醫師(Dr. Fernando Lacoa Mendoza)感恩地說,這是法國醫院第一次有佛教醫事人員進出,第一次認識慈濟,第一次聽到慈濟人醫會……

「有太多的感恩與感動,我們會爭取出時間,到台灣參加九月的人醫會年會!」

二月二十八日中午,聖塔庫魯茲省長夫人凡森堤女士從陳福民醫師手中接過義診巴士鑰匙。

去年八月,美國、阿根廷、巴拉圭等地慈濟人來到玻利維亞賑災,省長夫人曾請求慈濟捐贈一台三十人座小巴士,供當地醫師出外義診用。當地志工經過五個月尋找,終於尋得合適的小巴士;此行由慈濟人正式捐贈給當地義診醫療團。

得知省府四十位牙醫師一起推動「快樂微笑」假牙捐贈計畫,來自洛杉磯的張恭逢醫師將全新的慈濟五號牙醫儀器交給當地牙醫師都柏地;有了這項利器,一個牙科活動診所於焉成形,對他們下鄉義診來說助力非常大。

捐贈活動結束後,大家參觀義診巴士時,四周突然出現一隻隻翩然起舞的蝴蝶——似乎象徵著省府的醫療團隊有了適當的儀器,就可如翩翩彩蝶般,飛往各地散播快樂的微笑……

 

見苦知福
安心回家
◎撰文‧范聖宗(美國)
提著重達四十五公斤重的物資,
走在有如春耕水田的泥濘路面上,每個人的腳步卻很輕快。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終於可以安心回家了。

天下大雨,地上泥濘,空中飛舞著各式各樣的蟲子,這是二月底的玻利維亞鄉下。

玻利維亞,這個許多人畢生不曾想到的地方,我卻在這裏等待著,等待回家。而「回家」,應該是發放現場三十多位志工、十多位當地工作人員、還有一千多位災民共同的願望。

大雨不停,災民們淋雨等候發放,任務尚未結束,我們回不了家。

「不要推擠、保持冷靜!」當地工作人員不停地以西班牙語高喊,但真正照做的人卻很少。每個人都很急,急著領到物資、急著回家。直到進入發放會場後,大家的臉上才露出笑容,動作也沒有之前那麼急促。

這時,回家對他們來說已經近在咫尺了。提著重達四十五公斤重的物資,走在有如春耕水田的泥濘路面上,每個人的腳步卻都很輕快。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終於可以安心回家了。

會場外還圍繞著一群等待的民眾,這些人沒有發放單,所以領不到物資。

他們站在泥水中,儘管午後大雨讓他們全身溼透,還是甘願等,等待著一份希望。

因為大雨所以淹水,因為淹水所以毀損,因為毀損所以有苦難,因為有苦難所以有我們的存在……這環環相扣的因為,就是因緣吧!

加入慈濟以來,走過許多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看過很多只在電視上才會看到的情景,感受過很多複雜的體會,也做過很多許多人看來,近似瘋狂的舉動。

像是,下著傾盆大雨的凌晨四點,我卻在街上跟計程車司機比著手語,只為了要將一個不到三分鐘的新聞帶傳送回台灣。會這麼賣力,主要是因為責任感,為了要讓台灣時時刻刻了解這裏的脈動。

這些工作對我來說,是身為慈濟人的使命;每個來到玻利維亞的慈濟人,心中應該都懷抱著相同的使命,否則有誰願意花費自己的金錢和時間,換來每天睡少少的幾個小時,然後操勞一天呢?

這就是慈濟人可愛的傻勁。因為想要實現助人的心願,所以奮不顧身!而愈努力付出、愈辛勤耕耘,大家愈做愈高興。或部A是知道離回家——人人心靈的故鄉,愈來愈近了吧?


見苦知福
帳棚悲歌
◎撰文‧陳慈鎮(美國)
雨不時地下,洪水不時上漲,沒有人敢回家,
就怕在半路上被水沖走,或是被毒蛇咬……

位於聖胡立安市的闖龍口鎮,是個重災帳棚集中區。每個帳棚只有一盞小小的煤油燈,狀況好一點的,用四到六塊土磚頭,在帳棚口排成ㄇ字形,以備有大米、玉米粉可烹煮時使用。

雨下個不停,放眼所及滿地泥濘,洗澡省了,居民縱使有拖鞋穿也得拿在手上,雨具更是奢侈品。

居民流異i訴我們,六百頂帳棚在風雨中倒塌過好幾次,很多人沒有衣服可以替換,環境悶熱,蚊蟲滿天飛;更慘的是,常常等不到乾糧,孩子餓到沒有力氣哭……

雨不時地下,洪水不時上漲,沒有人敢回家,就怕在半路上被水沖走,或是被毒蛇咬死……聽了讓人驚悚。

一位災民告訴我,十多年來,這個地方每下雨必淹水,家家戶戶都得拖著一群小孩逃命,只能眼看衣服、鍋碗、飼養的豬群、雞鴨等被水沖走。

「往年這個時節都是乾旱不雨,今年很異常,狂風、暴雨、閃電毫不留情,讓大家傻了眼。」受地球暖化波及,如此與世無爭、沒有什麼機會製造空氣污染的居民們,卻得遭受災難打擊,真是情何以堪!

踩在災區泥濘土地上,嗅不出泥土香,眼睛看到盡是一片狼藉。我知道自己是六十四億人口中的「幸福人兒」;更感恩自己有機會來到這裏奉獻一點力量,膚慰苦難。

 踩在災區泥濘土地上,嗅不出泥土香,眼睛看到盡是一片狼藉。我知道自己是六十四億人口中的「幸福人兒」;更感恩自己有機會來到這裏奉獻一點力量,膚慰苦難。


見苦知福
愛在德雷莎之家
◎撰文‧李錦秀(巴拉圭)
洗衣間充斥漂白水味,六位職工不斷地彎腰搓洗,無奈大雨下個不停,孩子們幾乎沒有乾淨衣物可換……

在台灣,每次過舊曆年前,父親都會在店門口用紅紙貼上「銘謝爆滿」,來拒絕顧客陸續送洗的冬衣。那時候,不懂事的我只以為日漸年老的父親,發愁不再有力氣去刷洗那麼多永遠洗不完的衣服。

穿越綿綿細雨,我們來到聖塔庫魯茲市專門收容重障孤兒的德雷莎之家(Hogar de Nino Santa Teresa)。惟幼v兄在曬衣場問:「怎麼辦?」好幾串似電線拉出的曬衣繩上,溼答答的衣服像彩色海浪般湧了過來,似要把人吞沒。我在雨中看到父親當年的心情。

神父望著正在洗衣槽前用力搓著一大堆尿布的洗衣婦,帶著發愁的聲音解釋著,有些孩子一天要換十二次尿布和衣服,六位職工分兩班不停地洗,仍無法提供足量的乾淨衣物讓孩子們換穿,尤其最近大雨下個不停,洗好的衣服也曬不乾。

成堆的髒衣服在洗衣間快要發霉,強烈的漂白水味道嗆得讓人逃不開。心中不捨那些洗衣婦彎腰、吃力地搓洗,我走回神父身邊請求:「讓我們一起祈求老天幫忙,讓陽光早日出現吧!」

雨下個不停,孩子不能出來走廊散心,情緒都很低落。突然間,看見阿西諾神父推著輪椅,沿著走廊走過來,輪椅上坐著一位被毯子緊緊包住的孩子。

唐建宗師兄蹲了下來,看見半掀開的毯子下,露出一個頭大大、腳細細的孩子。罹患腦性麻痹的他,表情有點茫然,師兄對他露出一口白牙,笑容燦爛如青天。

神父將整條毯子掀開,唐師兄伸出手來碰觸孩子的臉龐;孩子笑了,彷彿感受到師兄滿滿的愛。

孩子伸出右手,緊緊抓住師兄的右手不放,並深深地注視著他。「那一秒,我很捨不得、很難過,如果我能陪他久一點,可能他會更高興!」晚餐同桌時,即將回美國的唐師兄告訴我。


院中有一位來自德國的志工多明尼克,他來此地半年,學了西語,今年十月要回德國上大學。多明尼克很有耐性又溫柔地餵黛安娜喝麥片粥。「來這裏是一個很好的經驗,這些孩子永遠都在我心中。」他說。

院中除了職工,還有這樣從萬里之外而來,在此學習如何愛別人孩子的志工,讓人很感動。

慈濟人此行為孩子們帶來輪椅、維他命,還有十把雨傘。雖然物質十分有限,但神父非常感恩:「這對我們幫助很大!上人的愛如同種子,已在這塊土地播下!」

等待陽光露臉之際,相信這一顆顆用愛播撒的種子,在雨停之後,很快就會在玻利維亞發芽生根。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