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1期
2008-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四川震災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緬甸風災
  特別報導
  幸福快門【卡玫基、鳳凰風災關懷】
  人文教育
  銀髮之愛
  一句話的力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四川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1期
  回歸普度「心」意

今年農曆七月,全球慈濟志工以逾三百場的祈福活動拉開序幕,廣邀社區民眾前來參與。萬人虔誠唱誦祈禱,祈求天下無災;人人平安的場面祥和莊嚴,令人感動歡喜,在燠熱的盛夏也倍覺陣陣清涼。

民間信仰但知七月要普度孤魂野鬼,人們設想種種「諸事不宜」的禁忌。然而,佛弟子一向視七月為吉祥月、孝親月,因為佛陀在世時,七月十五日是僧團結束為期三個月「結夏安居」,許多人了悟正法增長智慧,稱為佛歡喜日;目犍連尊者亦於佛歡喜日供養僧眾,以此功德,救拔處於餓鬼道的母親與累世的父母。

溯此淵源,七月是修養自心,以善念善行報答親恩的月份。即使是道教的中元節,其目的也是要齋戒懺罪,奉道從善。因此,過去四十年來,證嚴上人總是不厭其煩地宣導,呼籲社會大眾轉迷信為智信,放下怖畏恐懼,改變鋪張浪費且污染環境的祭拜形式,將孝親與救拔苦難的慈悲心念,化為具體的善行。

今年鑑於全球節能減碳的需求迫在眉睫,克己少欲的新生活已成趨勢,加上四川緬甸的百千萬災民仍在努力重建中,亟需我們的祝福與持續協助;慈濟志工感於證嚴上人的諄諄教示,遂在各地區舉辦祈福晚會。以鮮花素果供佛,以謠虔誠發願齋戒行善的心香上達諸天聽,讓人間更多的苦難救度可期。

證嚴上人指出「普度」的真義是,在眾生最坎坷、最苦難的時候,及時幫助他。如中元節所舉行的「盂蘭盆」會,原意即為「救倒懸」,是要解救被綁縛倒吊的苦迫,這才是真普度。我們將慈悲的關懷傳送出去,不燒紙錢造成污染,以素食節約地球資源,可與大地和眾生結生生不息的善緣。如此則人人歡喜,處處吉祥。

慈濟志工並無「諸事不宜」的禁忌,依舊輕安自在地做平常事。以緬甸的援助為例,賑災團持續在坤仰公、礁旦等地發放稻種、化肥,讓三十一個村,超過三萬六千英畝稻田順利復耕。當農民笑容滿面地回到田裏耕作時,他們可望擺脫賣牛、典當甚至借貸的困境,千家萬戶因此絕處逢生;而受災嚴重的世界米倉,也可以預約下一季的豐收。

台灣的農曆七月,高溫溼熱又有颱風,生命所面對的節氣轉換及天災風險,自然比其他月份高,人們自當戒慎。但是無須恐懼,若能虔誠盡本分,對親人多付出關懷、對受苦的人予以協助、對天下蒼生多給予祝福,將能真正回歸普度「心」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