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1期
2008-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四川震災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緬甸風災
  特別報導
  幸福快門【卡玫基、鳳凰風災關懷】
  人文教育
  銀髮之愛
  一句話的力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四川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1期
  二十一日 提燈照亮坎坷路

 

◆7‧21《農六月‧十九》

靜思小語】為黑暗人生點燈,步步牽引度過坎坷,接力陪伴走上平安路。


秉慈運悲,導智顯慧

「讀經,最重要是通透其精神。『經』與『法』就是道路,要取其方法,用於生活。」晨語時間上人言,真理千古不變,面對現今社會種種現象,更要善用佛陀妙法。

《無量義經》是「勤行道」,故上人以此精神作為靜思法脈。「靜思道場,就是要『勤』。」上人言,唐朝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以農耕維持修行者的生命體力,以修道糧。「精舍是天下慈濟人的家,所以不只是自力更生,維持修行者的生活來發揮慧命,也要為此一大家庭而營生。雖與百丈禪師的叢林生活方式不同,卻有同樣的精神——『勤』。」

佛陀來人間是為了救世,以身作則引導眾生。上人表示:「慈濟人秉承佛陀教法,以『勤行道』的精神在靜思道場修行;目標則是要行慈濟人間路,引領人人轉迷為覺、化私愛為大愛。」

上人進一步說明,釋迦牟尼佛來人間設教,是「秉慈運悲,導智顯慧」——秉承慈心、運用悲心,再由慈悲啟度人人的智慧;引領眾生「得法喜悅,悟諦明捨」——領略佛法之妙,入道滅苦,生法喜禪悅,不再執著、捨除無明。

「凡夫最難捨的,是看不到的『執著』。雖然明知道理,然境界現前時,執名、執權、執利的習氣仍難改變。『執著』不只會讓自己痛苦,也會造成別人的痛苦;這對於行人間道是一大障礙。」

上人強調,若能去除習氣,常懷感恩心、尊重心,對人人發揮大愛,才是真正的「悟諦明捨」。「『秉慈運悲,導智顯慧』、『得法喜悅,悟諦明捨』,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要銘記在心且力行實踐!」

提燈照路,行中有法

印尼籍的拉米娜和男友來台灣打工一年多,三個月前因懷有身孕,和男友悄悄離開台北工作崗位前往梨山,想投靠也在台灣打工的哥哥;沒想到哥哥已不知去向。七月一日拉米娜在和平衛生所早產生下女嬰,前往處理的移民署台中縣專勤隊,聯絡慈濟人協助照顧拉米娜母女。

豐原慈濟人發現不足月的小女嬰已經發燒三天,趕緊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女嬰不只呼吸急促、脹氣,且無法排尿,有急性腎衰竭現象,生命危急,立刻被送進加護病房。志工也安排產後虛弱的拉米娜住進附近養護中心,便於用母乳哺育女兒。

經過十二天治療,終於成功搶救回拉米娜女兒的生命。慈濟人辦祝福會歡送小女嬰出院,也叮嚀拉米娜一家三口回到印尼後,有需要可以請當地慈濟人協助。

早會時,上人以此事例感恩慈濟人行於人間道,為眾生提燈照路,步步牽引走上平安路。

「天地之大,何處才是容身之處?慈濟人提燈,為苦難人照亮困境;運用種種方法,讓他們走上平安路。看到苦難人身心安頓,慈濟人將『得法喜悅』!」

上人表示,付出之後,就要放下;要「悟諦明捨」——捨除執著心,只留經驗與方法,以及感恩、尊重、愛。

「無畏辛苦,只言感恩、尊重、愛;且將感恩、尊重、愛的人文傳播出去,這是最妙、最好的人間菩薩法!」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