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4期
2008-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手」護大地系列之四】
  財富與心富特別報導
  人生練習題
  喜樂證言
  寰宇慈濟
  出版書訊《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十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台灣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4期
  愛護地球 10件做了就對的事

◎資料來源‧環保署、台中環保局、環境資訊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
 插畫‧蕭妤安


‧環保署統計,二○○八年前半年,全台平均每天廚餘回收量已近兩千公噸。放進冰箱的剩餘食物,80%最後還是被拋棄;廚餘、菜渣等有機垃圾,一旦包進垃圾袋進入掩埋場,會產生溫室氣體甲烷

【行動1】飲食適量,吃多少、買多少,減少廚餘。


‧全球畜牧業排放的甲烷,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而甲烷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二十倍

【行動2】少肉食、多蔬食,吃在地、吃當季。


‧石化原料製成的化學合成纖維材質衣物,製作過程耗費能源,又製造污染

【行動3】天然尚好,選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紡織品。


‧開啟水龍頭,約每五秒流出一公升的水。刷牙、洗臉前,下面放置容器盛水;回收洗菜、洗澡水,可以澆花、洗車或沖馬桶用

【行動4】栓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家電待機用電,約占家庭總耗電量百分之3%到11%;以每兩個月用電500度的小家庭為例,已排放315公斤二氧化碳

【行動5】節約用電,電腦不用時關機、電器不用時拔插頭。


‧車子緊急發動及加速,會耗費燃料;將怠速改成熄火,十分鐘約可省140cc汽油。開車20公里,排碳量約為4.72公斤,搭乘捷運,排碳量不到0.17公斤;同樣路程每年減少一萬輛車上路,可減碳16,632公噸

【行動6】多走路,少騎車、開車;開車時減少緊急加速,養成暫停車先熄火好習慣。


‧回收一公噸紙張約為搶救二十棵大樹,且再生紙漿較原生紙漿的製造過程,可減少約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及減少大量固體廢棄物。把廢紙分為白紙、混合紙、報紙及牛皮紙四類回收,利用價值較高;紙上有油漬、塑膠覆膜,或是複寫紙、蠟紙、摻有其他成分如金屬的合成紙、用過的衛生紙、紙尿片,都不能回收

【行動7】減少用紙,徹底回收廢紙。


‧二○○七年,全台回收九萬公噸寶特瓶,體積可堆滿三座台北101大樓。雖然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已接近百分之百,然回收再製的過程仍會耗能、排放二氧化碳

【行動8】隨身帶水壺、購物袋,避免使用瓶裝水、一次性商品。


‧玻璃永不腐爛,但可100%再生使用。每回收一支玻璃瓶節省的能源,足夠點亮100燭光燈泡四小時;回收125個鋁罐可以節省一個家庭一日的電力;各類乾淨塑膠容器亦可回收

【行動9】洗淨、壓扁,做好瓶瓶罐罐的分類回收工作。


‧台灣乾電池的年用量,約為四億六千萬顆,平均每個人每年用掉20顆,回收率僅四成左右。一顆一號乾電池埋入地裏,能使一平方公尺土壤永久無法利用;一顆鈕釦電池能使六百公噸水遭污染

【行動10】使用不含汞、鎘、鉛的充電電池,廢電池徹底回收。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