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 共耕福田,共聚福緣
◆11‧22《農十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啟發人人愛心,比有形物資救濟更重要;大愛匯流,才能解救世間更多苦難。
愛的循環
六歲,應是天真可愛、無憂無慮的年紀;然而對中國浙江宋欣雨小妹妹來說,從小因父母到外地打工而與外公外婆同住,兩年前在木柴堆旁玩耍時,一旁乾草被點燃,無情大火就此撲身,造成欣雨面目全非——左眼失明、右耳失聰、右手臂萎縮、右手指剩半截,且無法張大嘴巴。
在義烏打工的父母,為籌措孩子醫療費,傾其家產變賣,甚至一度想賣器官籌錢。寒冬中,欣雨帶著流膿的傷口,與外公在街邊乞討。父母打工一個月一千多元,乞討一天幾十元,扣除房租每月兩百多元,所餘對欣雨龐大的治療費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二○○六年十二月,大上海地區慈濟人開始關懷欣雨一家;今年四月杭州志工陪伴欣雨前往浙江省第一醫院治療,順利完成兩次手術;目前欣雨手已可拿筆寫字。
「人生苦得讓人好心疼!」早會時上人談及欣雨的故事,感恩慈濟人盡心接力照顧小女孩,每天送餐兩次,如家人般陪伴;因浙江第一醫院曾多次來台取髓,志工與醫院互動良好,讓欣雨住院時備受醫護人員疼愛,整形外科主任還發起募款,全院響應;待志工前往結清醫藥費,院方表示醫藥費全免。
「這是愛的匯流!大家共同伸出了援手,讓孩子逐步恢復健康與外貌。」上人表示欣慰。
「啟發人人的愛心,比給予有形的物資更重要。」上人強調,在人與人之間帶動愛與善的循環,才能解救天下更多苦難。
一生無量
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進入第三天,上人勉眾心地不可缺清淨法水。「要普施法水清流潤漬苦難眾生,讓無數種子復甦、成長。」
上人強調,每一片土地上的粒粒種子,都需要滴滴甘露灌溉;慈濟人的任務就是播撒愛的種子,並且施以甘露,愛的種子就會普遍成長、相互啟發。
「人間多苦難,需要匯聚人人的愛心去幫助。慈濟人愛的膚慰,猶如農夫耕耘大地,適時供應種子成長所需的陽光、空氣、水,讓片片土地的所有種子皆能成長、茁壯,進而輾轉生出無量大愛。」
入群度眾
「團體中若缺乏合心、和氣、互愛,如何來協力?合心力不夠,要談和氣就難。沒有和氣,則人文何在呢?」與泰國慈濟人談話,上人致勉人人要有共同一念心,力行慈濟人文,志業才能持久且深耕。
泰國慈濟人此行再度陪伴泰國道德推廣中心來慈濟發源地取經,已是第七十團了;上人感恩也敦勉大家,回去後要進一步落實人文,否則只是參訪未能深入精髓,猶如在大太陽下的水泥地上潑水,只能暫時潤溼,稍縱即乾。
「靜思法脈勤行道,首重『勤』字。要自許為不請之師,主動與人和,廣邀人間菩薩共耕福田;慈濟宗門人間路,強調走入人群、付出無所求,凝聚眾人善念共聚福緣。」上人勉眾凝聚力量,傳承靜思法脈精神,在當地行入慈濟人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