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 創造平安幸福
◆11‧5《農十月‧初八》
【靜思小語】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平安;最大的喜樂,是愛。
德行具,得尊重
佛陀在王舍城時,帶領諸比丘入城弘法。僧團隊伍整齊莊嚴,讓人人見之起歡喜心,相互傳報佛陀要說法了!大家灑掃街道,虔誠恭迎。
城內一名婆羅門起貢高之心,質疑佛陀何以能使眾人心悅誠服?決定在佛陀說法時提問留難。未料當佛陀走到面前,他的疑心頓時消除,也不由自主恭敬頂禮,讚歎佛德莊嚴。
晨語時,上人以此說明,佛陀德行崇高,三十二相圓滿莊嚴,故能散發光明祥和的攝受力,降伏眾生剛強心靈。
「要在眾生心地上撒種子,要先讓自己內心的種子萌芽。」上人勉眾修養清淨德行,在待人接物、言談舉止間展現品德,如此才能以出世心行入世志業,得人肯定、信任、尊重。
苦與福,一念心
非洲南部辛巴威共和國,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多數人民連一條麵包都買不起,境內平均一天有數十人餓死,多達五百萬人民逃到國外。
上人於早會時感慨言及,土地肥沃的辛巴威,原是非洲主要糧倉,惜因政治動盪,導致人民飢餓、窮困,災難不斷。
「苦難的根源,起於人心不滿足。尤其在上位者若心念不能平衡,導致社會動盪不安,即使有大好土地,人民也無法安居樂業。」
在世界另一端,慈濟援建緬甸的中小學與大愛村已動土,加上天氣放晴,黃澄澄的稻穗順利收割,上人欣言農民終於不需負債度日。
「動亂受苦或平安幸福,只在人的一念心。只要人心平和、發揮大愛,即使再嚴重的災難都能平復,身心的傷痛也能日漸康復。」
上人指出,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平安,最大的喜樂是愛;天下人能如一家人般彼此關愛,地球上的災禍就能減少。
「世間最需要的就是愛,要把握因緣做對的事。正確的事要積極去做,錯誤的事無分大小,絕對不能做。有時輕輕一句話或小小一個動作,也可能引起世界動亂,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多用心,時警惕
緬甸一名幼童,四歲還不會走路,納吉斯風災時受驚昏倒,醒來後竟然會跑……與台中慈院陳子勇副院長談話,上人笑言人有無限潛能,面臨危機時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上人另舉曾親聞發生在花蓮鳳林的故事。一位先生家中經營雜貨店,一個颱風天,強風突如其來推開門窗,瘦弱的他情急之下徒手滾動一個水泥大缸擋住門板;等到颱風過後,竟然八個人還無法移動大缸分毫。
「他問我這是不是神通?我回答的確是——因為人有無限潛能,平時因執著心,受限於『我有多少力量』;緊急時刻完全『忘我』,潛能就發揮出來!」
陳副表示對於《靜思語》「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有很深感觸。上人教勉,多用心是要多警惕,時時調伏習氣,不讓心靈地獄現前。
「人間實有地獄!真正的地獄就在自己的心靈——貪、瞋、癡、慢、疑的心態最黑暗,也最折磨自己;當起計較心、發脾氣時,就是夜叉現前,不只對別人造成困擾,自己也很辛苦。」
上人憶述早年在花蓮慈善寺講《地藏經》,有位婦人經常來聽經,之後欣喜表示親身印證了師父所說「地獄就在心靈」的道理。
原來婦人的先生脾氣不好,甚且會暴力相向。一日先生返家,身體不適再度脾氣大作,她決定不再爭吵,默默炊煮食物端給先生吃。先生不領情,百般挑剔,她依然溫言軟語對待。
見太太不似平日,先生反問她是否「吃錯藥」?太太告知在慈善寺所聽的道理,先生也似有所悟,開始善待太太,家庭日漸和樂。
「不好的習氣不是不能改變,只需要多用心。」上人說,這位太太在先生惡聲惡氣、百般刁難時,自我警惕平息怒火,不讓心靈地獄現前,才能讓先生聽進她的話。「所以改變自他的關鍵,還是在『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