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心靈故鄉 立願‧承諾
一九八九年,慈濟第一個海外據點於美國洛杉磯成立;
近二十年來,慈悲足跡駐守在四十七個國家。
在富足或貧瘠的土地上,
以華人為主的志工群,多從慈善起步,
用汗水灌溉福田、以大愛為行動準則,
號召當地更多人投入。
歲末,海外新發意菩薩回台受證委員、慈誠;
或許不同膚色、不同宗教,
人人同在心靈故鄉以願力承諾——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在世界遍撒更多愛與善的種子……
【分享,讓我們富有】
南非慈濟志業始於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五年開始,志工在德本設立裁縫職訓所,迄今五百二十四所;二○○五年在雷地史密斯推動「藍堤計畫」,均努力幫助貧民自給自足。
二○○六年,加入慈濟十一年的葛蕾蒂絲‧恩哥瑪(Sheila-Gladys Ngema)成為第一位祖魯族慈濟委員;此後本土志工如雨後新芽般迅速成長,分布在約堡、雷地史密斯、德本、開普敦、伊莉莎白港等城鎮以及鄰國賴索托。目前有超過三千位黑菩薩,在非洲大地上灑愛。
在普遍貧窮的祖魯族社區,所謂的「自力更生」,僅能勉強維持溫飽,但「分享」讓他們更富有。
六十多歲的朵莉絲‧朱瓦內(Doris Zwane),二○○七年受證為慈濟委員,提到心靈富足的歷程:「我們擁有一個沒有國界的使命——傳播大愛和慈悲。這不需要很高的教育水準,擁有愛心就足夠;只要有心,即使貧窮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儘管我只有一隻腳,行動不便,但這不能阻礙我。當我幫助他人時,我忘了自己的缺陷,因為還有很多人比我更坎坷,我沒有必要花精力和時間抱怨自身微不足道的小事。
幫助弱小和病苦的人是我們的責任,我從來不會因為跋山涉水感到疲累,從中更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在慈濟付出,讓我心靈滿足;隨時將上人的法和智慧存於心,幫助自己腳步不停息。」
(圖文提供╱南非人文真善美團隊)
【璀璨黑珍珠,綻放愛的奇蹟】
在昂拉奇(Umlazi-T)社區,慈濟委員咪妮(Mini Ngcobo)正煮好一鍋香噴噴的食物,分送給二十五位愛滋遺孤;附近就是她與鐸拉蕾(Tholokele Mkhize)共同耕種的菜園,大株小株的高麗菜收成後即用來供食。
眼前這片「慈濟菜園」,是日日在貧窮、疾病肆虐大地上奔走的志工,所耕耘出「愛的奇蹟」。
昂拉奇是個惡名昭彰的地區,暴力、偷竊與搶劫案頻傳;會不會有人來偷摘菜?鐸拉蕾說:「社區所有人,都是慈濟的保全人員!」志工的善行已得到居民認可支持,幫忙守護這片菜園。
不少本土志工加入慈濟十多年,未曾到過台灣,卻有著堅定的信念和行動,克服自身的困境與待遇,在助人中走出人生的光輝,宛如一顆顆璀璨的黑色珍珠!
(撰文‧袁亞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