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7期
2009-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印度洋海嘯五周年‧印尼亞齊大愛村
  【主題報導】印度洋海嘯五周年‧斯里蘭卡大愛村
  寰宇慈濟
  莫拉克風災重建‧杉林鄉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印尼巴東
  特別報導‧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
  百川歸海
  會心一刻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7期
  二十五日 自轉命運

 

◆11‧25《農十月‧初九》

【靜思小語】算命、改運,無法脫離苦境;唯有正信、正念,才能自轉命運。

把握因緣,自轉命運

二○○三年起,人文真善美團隊即承擔歲末祝福影片製作,一部部人生大藏經觸動人心。一則台南區人文團隊記錄的慈濟人長期關懷個案,令人省思——

現年四十五歲的國俊,原本從事室內設計及經營兩間咖啡館,三十歲那年僵直性脊椎炎病發,生活也隨病情急轉直下,離婚、結束咖啡館後,賃居樓頂加蓋鐵皮屋。

由於身體日益僵硬,國俊下樓須花一小時,長達兩年足不出戶,由朋友救濟白米,三餐以白飯拌鹽巴度過。去年經人提報慈濟,訪視志工不只幫忙清掃居家環境、另覓電梯公寓,並推薦他到大學圖書館工作;陳喜久師姊定期送來食物、常陪他就診,也有師兄拼湊一台二手電動車供其代步。

十多年來飽受病苦的他,心中充滿埋怨,曾自殺未遂。志工分享《慈濟月刊》故事、鼓勵他收看大愛電視;國俊從而學習接受現況,勇敢面對未來。現不僅日存竹筒行善,更發揮美工良能,到慈濟親子成長班教導小朋友做卡片和胸花,走出自怨自艾的瓶頸。

早會時間,上人引此對眾開示:「此生坎坷曲折的苦境,實乃過去生寫好的劇本;與其感慨命運不濟、怨天尤人,不如甘願接受,扮演好角色。雖然此生劇本已定,但再苦的命運若有善因緣,也可以轉變。」

有幸在此生得遇貴人接引,上人表示,應把握善因緣,改變苦的人生。「算命、改運,無法脫離苦境,唯有接受、面對,提起正信、正念,才能自轉命運。」

慈濟人不只給予國俊經濟濟助,也以正知、正見引導,讓其珍惜生命、持續發揮良能;重新自我肯定,進而付出助人,提升生命價值。

「助人就是自助。慈濟人做他人生命中的貴人,付出有形物資、精神關懷;看到受助者離苦自立,自己也滿心歡喜。這就是真善美的人生!」

承擔使命,深耕教育

「教育要鞏固『人』的基礎,社會才會有希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引導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育董事會中,上人表示,慈濟四大志業皆有人文,包括環境的無聲說法、人與人之間的溫柔互動、人品典範等等;這也正是慈濟志業的「軟實力」。

現代社會環境複雜,上人感慨目前教育有許多問題;而慈濟從幼教開始即扎穩基礎,引導孩子尊師重道、孝順父母、感恩周遭的人事物。

「在幼小心靈種下一顆善種子,給予良好因緣,就會萌發新芽、逐漸茁壯。老師要以好的教育環境與方法培育學生,讓人文和品德教育在校園生根。」

現代人價值觀模糊,老師若受到偏差的社會價值觀影響,也難提起教育使命。上人致勉:「教育工作是『志業』而非『職業』,要回歸作育英才的初發心,才能提起志業精神與使命感,為社會培育良才。」

上人敦勉慈濟老師有志一同,教導孩子有「禮」有「敬」,於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展現人文品德。

「請大家要下決心、多用心,不只為現在的教育,也為未來的社會、下一代的生活環境,共同擔負起這分使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