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山劍林變福田
許多在戰火中倖存的孩童,在飽受驚嚇之餘,心中也開始累積忿恨,只想有朝一日報復。菲律賓岷答那峨島三寶顏的孩子,就有這樣不幸的遭遇,也失去求學的機會。
然而,從今年年初起,他們開始綻露歡顏。因為慈濟志工從臺灣運送材料,在當地組合成簡易教室,讓他們徬徨漂泊的心得到安頓,讓他們看到人性的美,和有希望的未來。
這個地區在過去四十年來,曾多次淪為菲國政府和島上追求獨立的穆斯林游擊隊交火的戰場。去年九月,又一場激戰導致十多萬人的家園被焚毀,被迫在海灘、路邊及運動場搭帳棚安身,當地三十二所學校的校舍也充當收容所。
那場武力衝突也在三寶顏慈濟眼科中心留下彈孔,顯示仇恨的惡業依然強大。多年前,三寶顏的慈濟志工曾向證嚴上人請益,為何當地戰亂偏多?上人語重心長地回答:「是因為『愛灑人間』做得還不夠。」
持續關懷受苦難的人,以行動散播愛與和平,才是療傷止痛之道。慈濟志工除關懷受苦難的人,也關懷下一代的成長,遂積極研發簡易教室,從臺灣將鋼架和塑膠瓦楞板運往三寶顏。
當志工、師生和地方民眾合力完成組裝,半圓弧狀的教室在開闊平地上排開時,孩子們手舞足蹈,拾回了久未見的純真與歡笑。這些中小學教室,本月將全部完工啟用。
參與組裝的菲國教育官員表示,這是一堂很重要的課,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不只沒有被遺忘,而且還是被愛的一群。
衷心期盼這些孩子在心中萌生愛的種子。協助組裝的志工中,包括菲律賓原住民、華人、佛教徒、天主教徒、穆斯林,他們不分彼此,分工合作付出,就是和平的典範示現。對當地民眾而言,未來願景就多了互愛與共榮的可能性。
證嚴上人一再強調,善惡拔河,人多的一方才會贏。歷史有殷鑑,一國、一地的禍福,與社會人群的集體心念息息相關,若人與人、族群與族群之間相信,並實踐善與愛,即便曾是怒張的刀山劍林,也會化為滋潤守護眾生的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