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腳 新視界 新人生
撰文.邱如蓮 攝影.蕭耀華
 |
赫克托撐著枴杖走進慈濟大愛復健暨義肢中心,期望帶著新的腳回家。義肢中心成立十年,是菲律賓南部許多肢障者的希望,紛紛上門求助打造合身義肢。
|
穿上「新的腳」,新的人生就開始了;
當視力從模糊變清晰,幸福就在眼前。
三寶顏慈濟志工十四年來致力慈善與醫療,
因為幫助一個人,就是幫助一個家庭!
赫克托(Hector)撐著柺杖,一隻腳穿著夾腳拖鞋,走進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他告訴警衛:「我要到大愛義肢中心。」他看起來有一些疲憊——因為從家鄉、菲律賓中部的卡皮茲(Capiz)來到這裏,他搭了兩天的船;他的眼神充滿期待——因為今天他可以領到他的義肢,還能夠免費做眼部息肉切除手術。「在海燕颱風之後,這是讓我重新站起來的力量了。」赫克托說。
今年五十八歲的赫克托,從前是一位空手道教練,曾經任職警察學校;四十多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在一次比賽中傷了膝蓋,原本以為是小傷,沒想到愈來愈嚴重,等到非得上醫院時,已經因為感染需要截肢,從此以後他失去工作,一家人靠著妻子經營小雜貨店生活。
去年,海燕颱風襲擊菲律賓中部,他的家受損,生計出現困難,一位多年的好友從三寶顏捎來訊息:「這裏有慈濟,免費幫忙窮人做義肢和手術,你要不要來一趟呢?」就這樣,赫克托出發來找他的第二人生。
慈濟大愛復健暨義肢中心(Tzu Chi Great Love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nd Jaipur Foot Prosthesis Manufacturing Center),設於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內,赫克托在此見到他的「新右腳」,技師阿內爾(Arnel Perez Araujo)教他如何穿戴上義肢,並協助他學會使用新腳走路。
在復健室裏,赫克托扶著欄杆,小心翼翼地學走路,短短的路程他走來吃力;阿內爾始終盯著他的步伐,觀察義肢是否合用。對阿內爾來說,義肢不只幫助一個人站起來,也幫助了一個家庭;他說:「看到他們再站起來,平穩地走出復健中心,特別開心。」
義肢中心
站起來走出去
在工作檯邊攪拌著石膏的,是阿內爾引以為傲的夥伴瑞可(Rico)。瑞可原是公車司機,開著隨招隨停的吉普車穿梭三寶顏,在車上度過漫長的每一天,他很快有了菸癮,一根接一根菸霧瀰漫,好像可以帶他離開無聊的現實。然而,真正的現實,是抽菸過量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加上長期坐姿開車,瑞可的左小腿逐漸潰爛壞死,只好截肢保命。
截肢後,瑞可丟了工作,為了應付生活開銷,妻子幫人洗衣賺錢,十五歲的大女兒也輟學到馬尼拉打工;在接下來的兩年,他灰心喪志,只待在家裏,什麼也不做。
妻子聽同村的村人說起在慈濟擁有了「新的腳」,於是跑到慈濟志工楊偉順的寵物診所求助,瑞可也因此被安排到慈濟大愛復健暨義肢中心。二○○四年在阿內爾的幫助下,瑞可左腳安裝了義肢,光彩重新回到臉上,他找到了木匠工作,妻子終於可以不用一邊賺錢、一邊擔心他,孩子也回到學校讀書。
重新擁有人生,瑞可大意了,重拾吸菸的壞習慣。他說:「看到同事們抽,不知不覺跟著抽了。」再次沈溺的結果,二○一○年瑞可失去了他的右腳。
妻子再次來到慈濟求助,瑞可也再次裝上義肢。可是這次他失去自信,整天在家發呆,不願出門;妻子只好再度替人洗衣,孩子們也再次失學。
妻子見他逐日消沈,心裏難過,而瑞可夜半總是被惡夢驚醒,胡亂吼叫,更讓她害怕;她求助慈濟,志工於是前去瑞可家關懷,並且邀請有木匠工作經驗的他來義肢中心幫忙。
「因為很感謝慈濟,所以我就想,『好吧,我來義肢中心做事。』」瑞可哽咽地說,那一段過去讓他很懊悔,如今不再抽菸,也學會製作義肢,真正有了新的人生。
一位警察因為意外失去一條腿,來到義肢中心試穿義肢,他看著阿內爾說:「你雙腳健全,能明白我的痛嗎?」阿內爾不知該如何開導他,在一旁的瑞可站了起來,挽起褲腳,說:「那您覺得我能明白嗎?」警察見到瑞可雙腳都穿著義肢,還能正常走路、工作,突然間有了勇氣。
阿內爾說:「我們很為瑞可驕傲,每一回只要有新病患來,一臉喪氣,認為有義肢也改變不了現實時,瑞可就會鼓勵對方,露出自己的兩隻『腿』,告訴他們:『我可以,你們一定也可以。』」
在三寶顏所在的民答那峨島,因疾病或意外需要截肢的人很多,然而一隻義肢約莫要七萬元到十萬元不等的菲幣(約新臺幣五萬元至七萬元),加上需要遠赴馬尼拉才有義肢製造中心,這一切費用與心力,都不是貧苦之人負擔得起。
慈濟大愛復健暨義肢中心二○○四年啟用後,立刻投入協助貧病截肢者再站起來的服務,不僅幫助三寶顏地區的人們,還定期前去宿霧(Cebu)、保和島(Bohol)及巴西蘭島(Basilan)舉辦義肢營,為更多人送去「新腳」,擁有新人生。
 |
瑞可從截肢失志到穿上義肢,學會走路,再成為義肢製作技師,不但人生重新有了光彩,也以自身的故事鼓勵不少人再站起來。
|
眼科中心
見證人間有愛
赫克托替他的「新腳」穿上新鞋,嘴角一直掛著笑顏,彷彿在說——好險,沒有因為得歷經兩天航程的遙遠距離,而放棄這樣一個機會。
離開了義肢中心,赫克托來到大愛眼科中心(Tzu Chi Great Love Eye Center),準備接受一個手術。護士告訴他,手術很簡單,花不了多長時間,醫師解釋:「眼睛增生了一塊息肉,需要電燒切除。」赫克托雖然不是很明白,但醫護人員的親切,讓他安心不少。
大愛眼科中心在二○○八年啟用,當時因為慈濟多次與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合作義診,發現許多貧困病患沒錢手術,忍耐著白內障、眼翳病等困擾,而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手術室各科共用,眼疾病患往往等上許久還無法排入手術,因此在政府協助下,慈濟成立大愛眼科中心,守護居民眼睛健康。眼科中心二樓設有專業的手術房,在慈濟義診時派上用場,進行甲狀腺腫、良性腫瘤或者疝氣等手術。
穿著灰衣白褲的雷蒙(Raymond Sinining)今年二十九歲,黝黑的臉總是帶著怯生生的笑容,他有善良的妻子跟可愛的孩子;而這個幸福的家庭,他原本並不相信自己可以擁有。
雷蒙求學時就一直坐在最前排,因為他總是不能看得很清楚;為了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他常需要跟同學借筆記本來抄寫。爸媽帶他求診,醫師說:「長大應該會好。」然而當他高中畢業,希望能夠繼續升學時,視力卻不允許他如願。
雷蒙很喪氣,即使不能讀書,他也想要工作,因為他還有兩個弟弟與一位妹妹需要他供給學費,但這一切似乎變成遙不可及的夢了。
後來有人建議,不如去慈濟試試看。雷蒙的父母帶著他來尋求協助,在慈濟與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的協助下,醫師檢查出他患有先天的眼角膜疾病,幫他登記等待捐贈移植。「我很幸運,幾天以後我就接到電話通知,有人捐贈眼角膜,我可以手術了。」二十歲那年,雷蒙終於可以看清楚這個世界。
雷蒙個性單純向上,因此獲邀來到大愛眼科中心工作,打掃手術室、安排義診器材、義診時緊急鋪用預備床,他都得心應手;在他有了這份工作後不久,認識了女朋友,結婚成家。
雷蒙笑著說:「慈濟改變了我的人生。在這裏的每一位慈濟志工都待我像家人一樣,真的非常感謝。」
 |
接受眼角膜手術,雷蒙能夠工作養家,成為慈濟職工後,更明白重見光明的可貴,在假日的慈濟活動中穿上志工服投入服務。
|
大型義診
拔除長年痼疾
一九九八年,菲律賓慈濟人醫會在呂秀泉醫師與柯賢智醫師的帶領下,從馬尼拉飛越了萬島千山,來到三寶顏義診;長期的動亂衝突加上貧富差距,許多貧病相生的人們,日夜忍耐著病痛。柯賢智醫師說:「開刀一次可能需要一萬五千元以上的菲幣(約新臺幣一萬零五百元),這邊一天平均工資是兩百八十元菲幣,就可以知道手術不是一戶普通人家負擔得來的。」
在義診現場,看到許多位病患脖子粗腫得有如一顆足球,那是不知已經忍耐幾年的甲狀腺腫,甚至有男人忍耐疝氣疼痛,每當腸子掉落腹股溝,就再把它推回去。志工楊偉順說:「因為病痛、因為外型的改變,很多人失去工作,生活更是困頓,孩子甚至因此失學。這樣的家庭不計其數。」
「救了一個人,就是救了一個家庭。」懷抱著這樣的信念,二○○○年慈濟三寶顏聯絡處成立後,志工開始推動慈善醫療、施醫施藥。起步兩個月後,楊偉順的寵物診所來了一位年輕母親,抱著孩子求助——孩子有水腦症,腦袋腫脹如籃球,若不手術引流,將有生命危險;而二十萬菲幣的手術費用,捕魚人家根本無力負擔。
志工發動募款,還沒湊齊醫藥費用,年輕媽媽就帶來了傷心的消息:「孩子等不及,已經往生了。」不僅醫療費用高額,術後的復健還需要更多的金錢與氣力,因此許多慈善組織對這類患者望之卻步,「原來沒有團體專門幫助水腦兒。」楊偉順說。慈濟於是開始與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合作,推動「免費水腦症引流計畫」,由市立醫療中心負責檢查、手術,而醫藥費由慈濟來想辦法,十四年來,幫助許多嬰孩度過難關。
慈濟在三寶顏的醫療腳步,從義診開始,也在義診中看見希望,先是二○○四年慈濟大愛復健暨義肢中心成立,許多人因為擁有了義肢,再一次邁出步伐,走出人生新篇章;二○○八年大愛眼科中心成立,除了與校護合作,守護學生視力健康,也幫助許多年長病患擺脫白內障的困擾;而每年三到四次的大型義診,來自馬尼拉的慈濟人醫會醫師,帶上手術刀,拔除困擾鄉親多年的痼疾,因病而貧的家庭因此走出桎梏,真正實現志工當初的信念:「拯救無數家庭!」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三月一日,三寶顏第六十五次大型義診展開,以手術為主,醫師們鎮日站在手術檯邊「奮鬥」,有人穿上彈性襪防止水腫,或繫上護腰支撐脊椎,連日來還是不免僵直痠痛;然而當看到病人們從恢復室醒來,志工將他們的頭髮梳理整齊,遞上毛巾擦擦手臉,重新綻放的那抹笑顏,醫師們也忘記到底開了多少檯刀,只記得提醒自己:「下一次的義診,我還會再回來,美麗的三寶顏。」
 |
三寶顏慈濟聯絡處每年約舉辦三次大型手術義診,慈濟人醫會醫師在一間開刀房,分成四檯手術同步進行,分秒必爭,團隊合作無間,希望服務更多長年受苦的貧困病患。
|
 |
十餘年來三寶顏市立醫療中心支持慈濟的義診活動,派遣護理人員協助術後照護。
|
 |
菲律賓醫藥分業,手術費用並非貧困家庭所能負擔;一得知有免費開刀的機會,大人孩子都很期待重獲健康。
|
 |
病人手術後會在慈濟大愛眼科中心留觀一夜,由護理人員照護,隔日由醫師檢查傷口情況才准許出院;返家前,志工為他們梳理頭髮,準備溼毛巾擦拭手與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