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8期
2014-03-24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同個屋簷下.天津
  特別報導
  慈善國際.關懷馬航客機失聯
  天涯共此情.約旦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8期
  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熄滅「心宅」之火

2‧27~28《農正月二十八至二十九》

【靜思小語】貪欲驅使,造作惡業;心宅之火不熄,人生之苦無盡。

 

重視細節,彰顯人文

 

一對老夫妻家境良好,感情也很好,只是子女都不在身邊。後來老先生臥病在床,由老太太照顧,時日既久,老太太漸有失智症狀,不僅喪失處理家務能力,還會虐打老先生。鄰居報請慈濟關懷,幾位師姊經常前往探視。

有一天,鄰居訴說好幾天都沒有看到老太太出門,且他們家還傳出臭味。師姊入內探視,發現老夫妻蓋著棉被躺在床上;太太還有氣息,但先生已經往生多日,不僅軀體腐爛流膿,還有蛆蟲蠕動……師姊趕緊將老太太送醫,並為老先生處理後事。

志工早會後與大愛臺同仁談話,上人以這則慈濟草創初期所關懷的個案說明,「照顧這對老夫婦的慈濟人,都是最早期、最資深的志工,當年沒有影音、文字記錄,如今我只能憑著記憶講述,無法記得當時是哪一位去照顧這對老夫婦、過程細節為何。雖然記憶有限,然而慈濟人關懷、幫助這個家庭的過程很感人。」

大愛臺擬闢新節目回首早期慈濟事,增進「舊法新知」。上人教導,慈濟諸事是集合每一位志工、愛心人的心力共同成就,期許大愛臺要用心做出特色。「從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中,彰顯最真實、最珍貴的人文精神。」

午後人文志策會中,上人開示,佛陀用「火宅」譬喻三界,也貫連人體生理和心理。「人心常受貪欲驅使,造作惡業、引發苦惱;心宅的火不熄滅,人生的苦也永無止境。」

凡夫煩惱習氣深重,不斷向外追求,衍生種種苦。上人感恩人文志業透過傳播,讓全球慈濟人易於「薰法香」。「期待大家日日聞法、受用佛法,自度亦度人。」

 

培養韌力,加強使命

 

二十八日與教育部長蔣偉寧等人座談,上人表示,學校教育應加強學生的「使命感」,使其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將來畢業後才能運用所學,利益人群。

「教育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更需以耕耘『志業』的心態從事,引導孩子回歸人性本善的情操。」

談及現今醫療院所護理人力缺乏問題,上人憂心而言:「醫療與生命緊密相關,既選擇就讀醫療、護理科系,就要發心立願、一心堅持。若取得文憑後,為圖輕鬆轉做其他工作,實在可惜。」

日前有病患家屬前來精舍,感恩慈濟醫院醫療團隊以長達二十個小時的複雜手術,搶救其親人生命。上人言:「醫師的責任是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是非常神聖的使命。若醫療工作只講究工時、不願加班,民眾的生命沒有保障,更容易引起醫療糾紛。」

上人感嘆,現在的教育與社會普遍忽視情操,許多社會問題都是從教育失調衍生的。「多數人習於安逸生活、養尊處優,工作只是求保障、求輕鬆。教育不能一味放任孩子隨心所欲,要加強使命感,培養耐勞耐苦的韌力。大方向正確,未來人間才有希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