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 人間洪爐,用心鍛鍊

2‧24《農正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走入人群,將複雜的人我是非,鍛鍊出精而純的觀念。
育善種,培養慈悲
花蓮慈濟小學與幼兒園學生,日前回精舍捐獻竹筒撲滿,表示要「讓師公救人」;為了幫菲律賓海燕風災受災民眾募款,花蓮慈小二年級的紀中御同學,請社區素食店讓他寄放竹筒撲滿,募客人的愛心,獲得很好的回應。
早會時間,上人讚歎,孩子們目標明確,清楚知道存零錢、捐竹筒是為了幫助苦難人,還會引導父母一起行善;而高年級學生定期到水源部落關懷老人家、探視殘疾病苦者。「感恩師長除了傳授知識,也在幼小心靈中培養慈悲心,引導孩子們從付出中體會助人的快樂。」
上人肯定慈濟學校注重生活教育與人文精神,讓孩子體會天下有許多人生活在苦難環境中,見苦知福,懂得道理,進而啟發慈悲大愛、願意付出。
「教育的目標,在於啟發孩子們的智慧,使之增長慧命。孩子們了解生命的價值,即能開闊心胸,做一個能為社會人群付出的人。這就是愛的延續,讓人看見社會未來的希望。」
上人期許師長們,用心在小小的心靈裏播撒愛的種子,給予良好環境、細心呵護,讓種子健康成長,能再向別人的心地播撒種子。
薰法香,更要力行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慈示,「君子同而不黨」。
「慈濟是一個大家庭,平時小組關懷、多組活動——『小組』的目標即是『關懷』,要跨組一家親同而不黨,多組活動相互支援。」
入人群行菩薩道,如何不受污染?上人表示,入人群就如身處洪爐,「要將無始以來覆蓋於心的煩惱,於人與人之間加以鍛鍊,將複雜的人我是非,鍛鍊出精而純的觀念。」
《法華經‧譬喻品》以種種譬喻,讓大眾體會真實法,願意身體力行。上人感嘆,凡夫「知易行難」,儘管知道理,卻難以恆持力行;就像一般人都知道爬樓梯對身體有益無害,卻不願花費力氣,寧可搭乘電梯。
「唯有身體力行而有所感觸,才能提升自身力量。」上人殷勉,愈忙愈需要吸收法髓。法在心,道場亦在心,要回歸靈山法會,踏實行於菩薩道。「為了淨化人心,『薰法香』推就對了。期待人人珍惜法、珍重法、力行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