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 「靈山」只在汝心頭

2‧22《農正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心行都是為人群付出,當下即是「靈山道場」。
守護生命,增長慧命
慈濟大學「媒體製作暨教學中心」揭牌,上人於典禮中開示,現今許多媒體喜用聳動字句,播送似是而非的消息,煽動人心,引發惡效應。
「探究現代人間之苦,來自人心善惡拔河的結果——善的一方拔輸,惡的一方氣燄高漲;多數人以生活奢侈為常態,大肆耗能、污染與破壞。期待傳播媒體能將正向訊息普及人心,帶動大眾走往正確方向。」
上人強調,天災之苦,可靠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助撫平;人心不調引發災禍,影響深遠。「有志從事傳播工作,要具正見、正知,傳播好人、好事,啟發人心正向力量。」
之後於大體老師感恩追思典禮會上,上人致勉座中醫學生,有殊勝因緣受教於無語良師,由他們寶貴的軀體學習人體構造,要感恩無語良師的大願,以及家屬的成就。
「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需要醫療人員找出疾病根源、對症下藥。醫療要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傳播則要守護慧命、增長慧命,讓社會有善良的風氣、祥和的氣氛。」
上人期待慈濟大學學子們發心立願,認真學習,未來奉獻良能、負起使命,對社會人間有大貢獻。
靈山法會,如是我行
今年度第一梯次「慈悲等觀,人人協力」專案研習暨座談會,圓緣時間,上人勉各區志工幹部把握因緣,善用科技工具勤修善法、增長慧命,且要將佛法推入人群,讓人人聞法力行,步步精進不偏差。
有人認為,打坐、念佛、打佛七就是在學佛,如此才能求智慧、得解脫。上人以「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說明,莫只是拘泥於形式,要在日常生活中修禪、淨心。
「聽經聞法,要信受奉行,去除無明煩惱;煩惱未除,靈山距離遙遠,再如何打坐、念佛也到達不了。」
上人說明,「塔」為顯德之意,要彰顯德行,就要修德;恆持初心,內修外行,就能在心中的靈山塔安穩修行,自度度人。
「靈山不遠,法就在每個人的心裏。走入人群修行,深入世間法、與眾生接觸,才能從他人身上閱覽豐富的『大藏經』,修得福與慧。」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靈鷲山講《法華經》;現在慈濟人每天清晨透過網路視訊聆聽師父解說《法華經》,亦如同在靈山會上共聚,上人勉眾精進聞法。「不只是『如是我聞』,還能『如是我行』,踏實行走慈濟人間菩薩道。心靈方向、言行動作,都是為人群、為社會而付出,就不離靈山道場。」
上人教眾安住心靈道場,開口動舌、舉手投足都要「思惟修」——思慮清楚、事理分明;則挑柴運水、喝茶吃飯無不是禪,一切動作都在禪定中。「除了『思惟修』,還要『靜慮法』——心能靜慮,由靜慮而生定,才能通達佛法、直入禪境。」
|